首頁 科技 教育科普

古今避諱趣事多

文/西如
避諱,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產物。那時候,臣民要避君主之諱,後輩要避長輩之諱,否則就是大逆不道,自惹其災。為避漢文帝劉恒之諱,月裡姮娥,改為嫦娥;唐太宗叫李世民,國民的民字需以「人」字代之。

傳說有個叫竇良臣的人,要求家人對自己名字必須嚴格避諱。他的兒子很乖巧,一天讀到《孟子》「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就大聲朗誦道:「今之所謂爹爹,古之所謂民賊也。」氣得他老頭子乾瞪眼、直跺腳。

有個學生在私塾裡讀書,因他父親名谷,每遇到谷字時,也都要改讀為「爹」。如讀到〈管子‧牧民〉「積于不涸之倉者,務五谷也」,「五谷」唸成「五爹」。讀到劉禹錫〈上杜司徒書〉「百谷之仰膏雨焉」,「百谷」念成「百爹」。同窗聽了取笑他道:「你一會兒五爹,一會兒百爹,到底有多少爹啊?」

更為有趣的是,古代常州每年元宵要大放花燈,以示歌舞昇平。有位名叫田登的知州,其名與燈字諧音,其告示寫成:「本州照例放火三天」,結果被老百姓譏之曰:「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西如
民國14年生於湖南,湖南大學三年級肄業,嗣後因戰亂隨軍轉進台灣,並再進修至政戰學校反情報高級班畢業。曾任連、營長、輔導長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