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教養院是為智能障礙者的安置機構,附屬的棉被工坊傳承自創辦人李林樹傳授「棉被製作」的技術,以「一床棉被、二倍愛心、三份溫暖」的推廣方式,透過購買愛心棉被,不僅愛心認購棉被的溫暖加值,使教養院的住民與受助者受益。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主任張道本教授帶領碩士班學生,為桃園教養院所屬的棉被工作坊進行行銷策略與商品設計的規劃,以「陪著蝸牛慢慢走」為核心,規劃推廣活動、限量募款商品設計、棉被工坊品牌與產品包裝設計...等,建構整合行銷的策略。
全台唯一由身心障礙團體製作與經營的棉被工坊,在利潤微薄,不濫用愛心的前提下,棉被工坊對教養院的挹注杯水車薪,經費不足是國內照護機構普遍面臨的問題。在教養院希望棉被工坊的產品能具有面對一般消費市場的能量,開啟合作的契機。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團隊,透過探討問題,嘗試從設計的角度提出解決方法,以提升學生專業應用能力,體現設計師的社會責任。桃園教養院棉被工坊發展上的瓶頸,給予課程團隊一個實作的機會和挑戰。課程團隊針對國內身心障礙政策、特色庇護工場、國內棉被市場...等相關議題進行議題探索,逐步建構棉被工作坊的行銷藍圖。
崔平同學發現抱枕為棉被工坊的熱銷品,規劃「自己的抱枕.自己做」的特色套件組,結合院方為住民們特製的抱枕製作輔具與客製化的概念,讓消費者可以在枕套上創作自己想要的圖案。李薔妮同學用創意翻轉現有包裝形式,融入蝸牛的意象與永續設計的理念。黃國洲設計師擷取住民繪畫元素與色彩,應用到棉被工作坊的識別、包裝與產品設計,圖像既符合市場趨勢,又能展現院生的獨特性,以此建立鮮明的品牌區隔與良好的品牌溝通基礎。何瑞珈同學則以蝸牛的形象發想識別設計,三幢棉被包覆著中間的愛心,象徵「暖暖滿滿的愛」,纏繞方式形似數字九,希望棉被工坊能長長久久、永續經營。
棉被工坊的起步猶如桃園教養院的住民一般,緩慢且艱辛,中原商設研究所團隊的協助下,呼籲大眾陪著身心障礙者,如蝸牛般慢慢前進,共同幫助棉被工作坊與桃園教養院能友更好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