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農委會花7年時間 育成黑色蠶寶寶

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花7年時間育成黑色蠶寶寶「黑旋風」。(施芝吟/攝影)
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花7年時間育成黑色蠶寶寶「黑旋風」。(施芝吟/攝影)

【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蠶寶寶多人童年的重要寵物,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花7年時間育成黑色蠶寶寶「黑旋風」,未來將提供給蠶農、生態農場,很快就會在校園中吹起一股黑色炫風。

台灣新品種「黑旋風」蠶寶寶首度亮相。台灣新品種「黑旋風」蠶寶寶首度亮相。(施芝吟/攝影)

苗栗區農改場是台灣唯一養蠶的專業機關,目前農改場共有136個種源,有不同顏色、花紋、習性的蠶寶寶。農委會苗栗農業改良場長呂秀英表示,每次展覽時,很多學校、民眾都想要飼養,但當時種源並不適合給一般家庭或是學校,因為那些蠶寶寶抵抗力較弱,有鑒於此,苗栗農改場決定培養適合台灣生長的品種,也可供民眾飼養。

苗栗區農改場培育出的新品種蠶寶寶「黑旋風」。苗栗區農改場培育出的新品種蠶寶寶「黑旋風」。(農委會苗改場提供)

她說,媽媽是挑選日本黑縞蠶,外表是黑白相間,唯獨身體較弱;爸爸是中國大陸的姬蠶,雖然外表是一般的白色,但是身體強健,經過雜交,花費7年時間,才篩選出具有美麗外表、身體強狀的蠶寶寶,取名為「黑旋風」。黑旋風外表跟媽媽一樣,但媽媽存活率約89%,黑炫風存活率則是96%。呂秀英透露,目前苗栗場還有培育黃色斑點、虎斑、全黑的蠶寶寶,未來都將陸續亮相。

蠶繭可以製成許多文藝商品。蠶繭可以製成許多文藝商品。(農委會苗改場提供)

呂秀英表示,過去養蠶是為了生產蠶繭抽絲紡紗,蠶絲至今仍是高級的紡織原料,隨著化學纖維逐漸取代天然蠶絲,家蠶因適合人工飼養,一躍成為自然科學教育的最佳主角。未來,苗栗場可提供「黑旋風」蟲卵給休閒農場及蠶農飼養,增加家蠶多元的利用,期望擴大市場需求、提高蠶農收入,進而活化蠶業。


黑旋風的蠶繭。黑旋風的蠶繭。(農委會苗改場提供)

她指出,黑旋風雖然是黑色的,但吐出來的絲一樣白如雪,蠶繭還有腰身,一樣可以抽取蠶絲、生產蠶絲皂、蠶絲面膜、蠶絲衣服或蠶絲被,甚至蠶寶寶的排泄物「蠶沙」都相當具有商業價值。

蠶繭製成小小兵。蠶繭製成小小兵。(施芝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