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業 轉動台灣

【利益臺灣】新地平線計畫 海與山的閱讀行旅

平原盡處為臺灣海峽,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吳雁門提供)
平原盡處為臺灣海峽,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吳雁門提供)

文/吳雁門
海與山總是給人壯美的想像,而海鄉與山村的孩子,是怎樣看待自己和生於斯、長於斯的家園呢?

當南下的車子行經西濱海岸線,進入麥寮、臺西、四湖和口湖等地層下陷區的海鄉,會看見來不及回返的潮水,就長此住下了,魚塭與農田成為溼地,候鳥巡行覓食,生態巨變。也因居民外移,社區寥落,各鄉普遍都僅賴一、兩條老街道,給養了住民生活所需,及撐持著鄉行政中心的樣貌。

 在地平線下,台西黃昏海岸,陸舟向晚。(吳雁門提供) 在地平線下,臺西黃昏海岸,陸舟向晚。(吳雁門提供)

麥寮、臺西、四湖與口湖,在人們印象中地處風頭水尾,若試著從斗六、臺中或北臺灣向西眺望,於地理與社會心理位置上,這方的土地和人民,俱靦腆的藏身在地平線的下方。深入海線教育現場40年,發現青少年對自己及家鄉的歸屬認知,也同樣有著較低的自尊。

催生「新地平線計畫」

閱讀的教育行旅,皮膚科診所暨醫美中心院長 戴昌隆醫師。(吳雁門提供)閱讀的教育行旅,皮膚科診所暨醫美中心院長 戴昌隆醫師。(吳雁門提供)

10年來,持續推動中小學班級讀報教育,並初見成效。2020年8月,整合性提出「新地平線計畫」,由海線國中校園發軔,得因一位仁心醫者的支持,讀報教育風生水起,接著山線學校紛紛加入,並擴及全縣59所國、高中及小學高年級,計有430個班級加入此閱讀行動計畫。

口湖鄉宜梧滯洪池,地層下陷區圈水成湖。(吳雁門提供)口湖鄉宜梧滯洪池,地層下陷區圈水成湖。(吳雁門提供)

戴昌隆醫師斗六市人,為嘉義市戴昌隆皮膚科診所暨醫美中心院長,「新地平線計畫」簡報,他聽得仔細。「計畫的執行,盼能拉抬生活在地層下陷區孩子們的學習基本能力和自尊心!」這段話觸動著他,戴昌隆自己克服生理障礙考入醫學院,後來膺選為典範名醫的奮進人生,激勵著無數的人們。

讀報教育已是全球發展成熟的閱讀策略,戴昌隆認同「閱讀力」的培養,於國中階段至為關鍵。國際媒體《大紀元時報》內容純淨多元,尤多具有傳統價值的文章,非常適合學生閱讀,他率先認養海線8校60個班級的經費,在尊重意願前提下,一班一份報紙,鼓勵學校施行班級讀報教育。

一位麥寮旅居臺中的企業家,補上麥寮高中懸缺的部分讀報經費,遂完成了海線國中校園閱讀拼圖。接著山鄉古坑、林內及接鄰的莿桐鄉與斗六市學校,獲得兩位斗六工業區企業主支持;另一標榜綠能建材、愛護地球的建築材料企業家,豪邁的贊助120個班級經費,由此,海鄉與山村之外,一般地區學校及公私立高中職,都融入了這股讀報教育的風潮中。

有日,北上拜訪兩位股票上市企業家,兩人牽情家鄉,合力捐助66份讀報經費,讓水林鄉中小學各個班級,能擁有一份滿載正能量的報紙;回程途經觀音工業區,訪一臺西出生的年輕企業家,獵獵海風與灰濛濛的海象,近似童年生活圈的海口風貌,他認養了臺西與大埤鄉的學校;他如大師房屋、土庫驛等逾30個企業、廟宇與個人共同匯集資源,襄此盛舉。   

教育家眼界
推崇副刊與國際新聞

報紙進入學校之前,會先拜訪校長、教務主任和承辦組長,交流執行方式,及介紹近60個主題欄目,與教育部公布的「108課綱九大核心素養」俱有對應,可幫助學生加速核心素養的學習。同時邀請師生參加讀報教育「微徵文」與「小書製作」活動。

讀報,是一種沒有壓力的閱讀,雲林縣大德工商副校長 張錫輝博士。(吳雁門提供)讀報,是一種沒有壓力的閱讀,雲林縣大德工商副校長 張錫輝博士。(吳雁門提供)

大德工商副校長張錫輝,擁有工業教育博士學位、曾擔任國立北港農工校長。他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指出青少年手不離手機,耽溺於社群信息,與實際上的閱讀落差大。兩年來鼓勵學生閱讀《大紀元時報》,學習到很多有用的知識,提升了自己的智能;有些學生將讀報心得,上傳到個人學習檔案,作為學習過程的見證,有利將來升學之用。   

張錫輝認為,讀報與到圖書館閒查閒覽,或隨手讀一本書,是一種沒有壓力的閱讀,養成隨時閱讀習慣,才能在知識爆炸的大環境中,不為時代所淘汰,這些功能《大紀元時報》都實現了。大德商工利用班會時間,做班級讀報心得分享與討論,有些同學則整理成完整的文章,參加圖書館推動的閱讀心得寫作比賽,及推薦參加全國賽,並獲得佳績。

副刊多人文歷史掌故,學生喜歡閱讀,北港國中校長 施協志。(吳雁門提供)副刊多人文歷史掌故,學生喜歡閱讀,北港國中校長 施協志。(吳雁門提供)

北港國中校長施協志肯定《大紀元時報》經營副刊的用心,國中學生尚在喜歡聽故事的年齡,副刊中有大量的人文與歷史掌故,符合青少年的胃口;報紙內容又無羶腥色、八卦、暴力及聳動的社會新聞,文章積極正向,是一份優良的學習輔助教材。他並推薦數位教師參與「教師教學協力計畫」,接受贈報作為備課的素材。

國際新聞,無可取代,飛沙國中校長 陳昭龍。(吳雁門提供)國際新聞,無可取代,飛沙國中校長 陳昭龍。(吳雁門提供)

「國際新聞版面豐富而多元,有助於學生國際觀的學習!」飛沙國中各班都做讀報教育,校長陳昭龍表示,一份班級報紙增添了學習的趣味,他特別指出在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上,《大紀元時報》無可取代。贊助者戴昌隆醫師至校參訪,並了解執行情形,陳昭龍感謝醫師的善心,也介紹給學生認識。

戴昌隆院長至飛沙國中了解讀報教育執行情形(左)。(吳雁門提供)戴昌隆院長至飛沙國中了解讀報教育執行情形(左)。(吳雁門提供)

品德與格局要從小培養!

文化閱讀讓孩子品格長正,元長國小校長 王曉萍。(吳雁門提供)文化閱讀讓孩子品格長正,元長國小校長 王曉萍。(吳雁門提供)

元長國小王曉萍校長,一向注重孩子的品德養成與表現,從擔任學校主任開始,經常辦理品德與生命教育講座,她表示版面清新,重視傳統價值的《大紀元時報》是主要的教材來源;真實報導之外,《大紀元時報》是座知識寶庫,內容對孩子身心靈成長、家長親職教育,及教師的班級經營都有啟發。

王曉萍認為這是一份傳遞良善信息的報紙,《大紀元時報》對水結晶實驗的報導,觸發她帶領學生完成近二十次的「善念實驗」,這是珍貴的生命與品德教育課程,學生們學會了常懷感恩和善念。她重申學生要親炙傳統文化,並透過閱讀澆灌更多的人文素養,孩子的品格才能長得正。

建國國中老師黃瓊慧,以三年有成描述學生讀報成效。(吳雁門提供)建國國中老師黃瓊慧,以三年有成描述學生讀報成效。(吳雁門提供)

建國國中黃瓊慧老師的班級經營,《大紀元時報》扮演著重要的催化作用,她以「三年有成」來描述學生的改變與成長,確能具體感受到孩子逐漸養成了獨立思考能力。國一時,她選擇從副刊生活性的文章引導閱讀,並要求做心得寫作,由每週一篇、二篇,文章類型越來越多元,目前可以輕鬆寫下四篇心得,此得力於廣泛的閱讀。

國二下,視角更廣了,人物、藝術、文化、醫學……等不同層面的文章都網羅進來,《大紀元時報》對古代人物的介紹,顛覆過去對歷史人物,非好即壞的二分法認知,現在導入新聞時事,格局與視野拉高了,孩子也能很快的理解上來。聯絡簿上的心得寫作,從字的密集度與字的間距大小,看得出來孩子的想法與觀點,越來越豐富而獨立。

閱來閱驚喜,元長國小許若梅老師和她的學生們。(吳雁門提供)閱來閱驚喜,元長國小許若梅老師和她的學生們。(吳雁門提供)

班級讀報延伸活動,黃瓊慧鼓勵學生參加「微徵文」,擴大分享與交流的機會,有多篇文章入選並在副刊刊出。元長國小許若梅老師則指導學生,參與由企業贊助辦理的「小書製作」活動,學生們學會主題閱讀、文章彙整,及製作出屬於自己風格的小書。她驚奇的發現,原先講話和動作較粗魯的學生,能專注於小書的剪貼製作,還進一步互相交換小書,做共好分享,而魯莽的言行,似乎都被改變了。

閱讀是學習的基底

班級讀報教育,加上全縣近50位教師加入教學協力計畫,且由於多方人士的慷慨解囊,109學年度約有500份實體報進入校園。國小高年級和國、高中學生,可以也應該有不同的閱讀教育模式,而我們正試著這樣做。

「新地平線計畫」力推讀報教育方案,協助孩子提升讀與寫的基本能力,此關係著各領域的延伸學習;教育家認同國際理解,及認識多元文化的基礎部分,能藉由閱讀完成;而品德力,各方無不認為是培本固元的教育基底。

小書列車送喜閱,小書製作部分作品。(吳雁門提供)小書列車送喜閱,小書製作部分作品。(吳雁門提供)

海鄉與山村,僅是閱讀旅程的起點,我們抱持著對海與山及學習的壯美想像,並確信閱讀是墊高學習和自信的基石,磨礪以須,有日在地平線下的這方,孩子將會用嶄新的視野,看待自己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