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 教育園地

【中華文化知多少】 豐富的天人合一文化——秋分

秋天是收成的節氣,秋分總陰陽之和的精華;生命臨秋也以「養收」為保生,養收以保「和」。秋分,天人合一共此時,誠然「天涼好個秋!」(Fotolia)
秋天是收成的節氣,秋分總陰陽之和的精華;生命臨秋也以「養收」為保生,養收以保「和」。秋分,天人合一共此時,誠然「天涼好個秋!」(Fotolia)

文/容乃加
秋分這一天是真正的「中秋」日,但此日不一定逢月圓,故而不一定是中秋節。「天人合一」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至高精神,這種精神表現在整個社會中,古代天子治理天下、百姓的生活節慶等等,都反映「天人合一」之道。「秋分」這個日子也有許多表現「天人合一」的禮制、風俗或用語,以下來說說它們的文化內涵。

一、古人為何稱秋分為「中秋」

秋天有三個月,秋分這一天是秋天兩分之日,正是秋天的中點,所以古人也稱秋分為中秋,例如《周禮》中說:「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指的就是秋分。漢代董仲舒說的「中秋」也是指秋分,見《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中秋之月,陽在正西,陰在正東,謂之秋分。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一般落在陽曆9月23日或24日,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等長,用中華文化的話語來說,即「陰陽相半」也,寒氣暑氣相平這也是一個「中秋」的主要特徵。從秋分夜開始,夜漸長,寒氣也就超過暑氣了。

二、秋分夜為什麼要拜月

在上古夏商周三代就有秋天祭月之禮,《周禮》鄭氏注:「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唐代時「秋分,夕月於西郊」(《新唐書.志第一.禮樂一》),就在秋分時出宮殿於西郊祭祀月之神。秋分夜為什麼要拜月?《大唐郊祀錄》卷六的〈四言詩〉就可以找到解答:「月以陰德,自西而生。積水之氣,作金之精。麗天成像,配日為明。」就說月是陰德的代表,而秋分則是陽消陰長的起點,所以月成了夕月之禮的主角。

三、秋分的代表鳥象徵什麼意義

秋分以玄鳥為代表鳥,玄鳥就是燕子。因為燕子春分來、秋分去,來去的時節和春秋二分相合,所以被視為秋分的物候象徵之一。周代官職中設有「玄鳥氏」司分,就是從這個物象而來。

四、秋分的風叫閶闔風,有什麼特別涵義

《易緯通卦驗》記載:「立春調風至,春分明庶風至,立夏清明風至,夏至景風至,立秋涼風至,秋分閶闔(音,昌和)風至,立冬不周風至,冬至廣莫風至。」秋分的風為何叫閶闔風?《史記.律書》說:「閶闔風居西方。閶者,倡也;闔者,藏也。言陽氣道萬物,闔黃泉也。」可知閶闔風就是西風。西方是秋分的正方位,秋分來閶闔風至,具有陽氣收藏的意思,對應了秋分日往後的時日陽消陰長的內涵。

五、古人為何在秋分校正度量衡

這是效天地之理而正人事之道的精神表現。《禮記.月令》:「日夜分,則同度量,平權衡,正鈞石,角斗甬(斛)。 」秋分和春分日都是日夜均長、寒暑平分的時候,展現自然界「平和」的現象,對應於人間「公正、公平」的精神。於是重視天道、實踐天人合一的中國歷朝就在春分、秋分日校正度量衡準器,齊一市場上使用的各種長度、重量、容量等度量衡的標準,實踐公平交易的精神,預防買賣交易的爭訟,維護社會的和睦。

六、古人為何在秋分後才行秋決

秋決在秋分後才執行是順生之道的作法,不讓肅殺之氣干擾天地萬物滋榮的生氣。唐代貞觀中制法:「從立春至秋分,不得奏決死刑。」從春分到秋分,天地萬物和人間萬象處於欣欣向榮之期,就要順其道而行讓其生育滋長,以應秋冬收藏之用,過了秋分,肅殺之氣明顯降臨,人與萬物都講「收」,此時舉行「秋決」就不會干擾天地生長之道。所以古代各省死罪人犯,皆於秋分後由刑部覆核定罪,在秋後處決,故稱為「秋決」。

七、為何秋分帶給人間寶貴的恩賜

天地之氣,莫大於和,和才能生萬物。《文子.上仁》:「老子曰:天地之氣,莫大於和,和者,陰陽調,日夜分,故萬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與成,必得和之精。」秋分和春分一樣是陰陽「和」氣的結晶,萬物經過從春到秋的孕育,才能收成,秋收有賴於秋分的陰陽之和,所以秋分的「和」氣是天地賜給人間最寶貴的恩物。

秋天是收成的節氣,秋分總陰陽之和的精華;生命臨秋也以「養收」為保生,養收以保「和」。秋分,天人合一共此時,誠然「天涼好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