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休閒旅遊

屏東/

跟隨《斯卡羅》景點 訪古追昔憶琅嶠

墾丁社頂自然公園。(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墾丁社頂自然公園。(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文/記者曾瓊慧
公視在屏東拍攝的電視劇《斯卡羅》自開播後,收視率創下了公視節目21年以來新高!一連串以現今恆春半島為背景舞臺的可歌可泣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南臺灣曾經在150多年前發生這段歷史,也引爆了「羅妹號事件」(Rover,又稱羅發號事件)的歷史話題。

「斯卡羅」的排灣族語為「Seqaro」,屬臺灣一個原住民亞族群,從卑南族知本社遷徙到恆春半島,活躍於當地,並建立「琅嶠十八社」。西元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海難,船員誤闖斯卡羅的領土,包括船長在內共13人被視為侵略者,遭劫殺並出草獵首,引起羅妹號外交事件,遭美軍軍事報復,史稱福爾摩沙遠征事件。

戲劇改編自臺灣醫師兼小說家陳耀昌於2016年1月出版的《傀儡花》一書,書中結合正史人物和虛構角色,描述臺灣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與西方國家等,多個族群間的衝突問題。

公視在屏東拍攝的戲劇《斯卡羅》,故事場景發生在恆春半島。(公視提供)公視在屏東拍攝的戲劇《斯卡羅》,故事場景發生在恆春半島。(公視提供)

「讓生命在苦難中活下去!」《斯卡羅》悲劇的題材,演繹了一段充滿苦難的歷史,觀看這齣電視劇令人心情沉重。但從中也讓我們體悟到「唯有彼此寬容,才能打開生命的出口」,試想,若回到當時的年代、置身同樣的處境,我們又能對不同立場的族群與人們做何種希求?也許和解,才是最佳的出路。

撇開戲裡為了生存而犧牲生命的慘烈劇情,民眾不妨藉由《斯卡羅》大戲,也來一場「琅嶠文化之旅」,前往當年這些歷史事件的發生地點憶古追昔,探訪恆春古城、猴洞山公園、社頂公園、車城福安宮、龜山步道等場景。

憶古琅嶠 遊今恆春

琅嶠,即今日恆春半島一帶,翻譯成排灣族語就是「蘭花」的意思,舊名為琅嶠十八社。1867年羅妹號遇難,船長及船員即在獅龜嶺海岸(即墾丁)登陸,這段歷史也由此展開,而故事的起點,就發生在今日非常熱門的大灣附近。

恆春鎮入口意象。(攝影/曾晏均)恆春鎮入口意象。(攝影/曾晏均)

羅妹號事件與牡丹社事件之後,清朝時期海防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建築城牆,以及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城門上有砲臺,城牆外有壕溝,成為軍事防禦的城池,由於此地氣候溫暖、四季如春,因而更改地名為「恆春」。

「落山風」是恆春獨特的氣候現象。每年約10月到隔年4月間,東北季風順著中央山脈向南吹,到了恆春半島時,季風順著山脈陡降,加速吹向海洋,因而形成了強勁的「落山風」,襲捲在背風坡的車城、牡丹、恆春等地區。這股自太平洋吹拂而來的強勁風勢,為恆春半島形塑出特有的人文、地理與自然環境。

◎ 恆春古城

恆春古城在清光緒元年十月十八日(1875年11月15日)動工,於光緒五年七月十五日(1879年9月1日)完工,分別於東、西、南、北建置四座城門,城門外有壕溝,於城門處設有橋梁,而各個城門之間設有砲臺,至今已逾142年歷史,是臺灣現存最完整的古城,為國定古蹟。

恆春古城——東門。(交通部觀光局提供)恆春古城——東門。(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從東門到北門長540公尺,北門到西門有560公尺,西門到南門有720公尺,南門到東門最長有730公尺,氣勢相當雄偉。以磚石灰土砌築而成的古城門城牆,則厚約8尺、高約2丈、全長計972丈,歷經天災地變、戰爭洗禮,如今所見的東門和南門城樓並非原貌,而是在二次大戰中受戰火波及後受損重建的。

恆春古城——北門。(交通部觀光局提供)恆春古城——北門。(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在恆春的四個城門中,至今北門和西門都可以讓人車通行,這於臺灣被指定為古蹟的城門中極其少見,民眾不妨親自走訪一遊。

恆春古城——南門。(恆春鎮公所提供)恆春古城——南門。(恆春鎮公所提供)

猴洞山位於恆春古城的西門旁,現經恆春鎮公所整建規劃後改名為「恆春鎮石牌公園」。(恆春鎮公所提供)猴洞山位於恆春古城的西門旁,現經恆春鎮公所整建規劃後改名為「恆春鎮石牌公園」。(恆春鎮公所提供)

◎ 猴洞山公園

猴洞山位於恆春古城的西門旁,原為猿猴棲息之地,「猴洞山」之名由此而來,現經恆春鎮公所整建規劃後改名為「恆春鎮石牌公園」。公園內榕樹盤根錯節,隨處可見珊瑚礁岩所形成的自然奇景,為臺灣清治時期恆春八景之一。

猴洞山位於恆春古城的西門旁,原為猿猴棲息之地,現經恆春鎮公所整建規劃後改名為「恆春鎮石牌公園」。(屏東縣政府提供)猴洞山位於恆春古城的西門旁,原為猿猴棲息之地,現經恆春鎮公所整建規劃後改名為「恆春鎮石牌公園」。(屏東縣政府提供)

據附近居民表示,相傳此處原為琅嶠下十八番社的血祭地點,當時該社將出草獵首的人頭放在山丘獻祭,讓猴洞山公園平添了一份神祕色彩。

◎ 社頂公園

墾丁社頂自然公園,生態極為豐富,區域內遍布各種珊瑚礁地形,礁岩間有似草原般的草生地,以及龐大氣根的榕樹、白榕,還有數百種的動植物生態,都讓這裡充滿著原始的自然風情。每年9、10月間,數以萬計的赤腹鷹、灰面鵟鷹過境南飛的壯觀場面,社頂公園的凌霄亭是賞鷹的最佳地點。

墾丁社頂自然公園草坪。(交通部觀光局提供)墾丁社頂自然公園草坪。(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社頂自然公園裡有個排灣族的社頂部落,古稱「龜子甪社」,因地居瑯嶠十八番社之中最高處,故而稱為「社頂」。部落裡流傳著各種魔神精怪的傳說,而這個被稱為魔神仔的八寶公主,居民們認為就是當年羅妹號的船長夫人瑪格麗特。

據說,當年斯卡羅人在事發地點大灣殺害了瑪格麗特後,將她身上的八樣物品:荷蘭木鞋、絲綢頭巾、珍珠項鍊、寶石戒指、皮箱、寶石耳墜、羽毛筆和紙等帶回了社頂部落,故被稱之「八寶公主」。傳說,此後常有居民及遊客被捉弄或失蹤,後來居民為求平安,準備了供品齊聚在墾丁大灣的八寶公主廟祭拜,希望化解荷蘭與社頂龜子甪社的恩怨。

◎ 車城福安宮

劇中的後灣社區位於屏東縣車城鄉,是一處寧靜淳樸的小漁村。車城舊名柴城,是當年琅嶠最大的漢人聚落,與保力的客家人時常起紛爭。

車城福安宮為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也是全臺最大的土地公廟。(維基百科)車城福安宮為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也是全臺最大的土地公廟。(維基百科)

車城福安宮為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也是全臺最大的土地公廟。在廟門左側,有個「劉明燈統帥過福安村題名碑」,當年羅妹號事件後,清朝確實派劉明燈出兵琅嶠,這石碑成了最佳歷史見證。

車城福安宮廟門左側的「劉明燈統帥過福安村題名碑」,成為當年羅妹號事件後,清朝派劉明燈出兵琅嶠的最佳歷史見證。(維基百科)車城福安宮廟門左側的「劉明燈統帥過福安村題名碑」,成為當年羅妹號事件後,清朝派劉明燈出兵琅嶠的最佳歷史見證。(維基百科)

◎ 車城龜山步道

除了福安宮的石碑外,日治時期,日軍也曾在車城市區與海生館之間的「龜山」建立軍營,在沿途看到軍事遺跡,使龜山步道賦予歷史意義。

龜山步道並不長,高度僅有72公尺,走起來一點都不累,是個適合老少散步健行的好地方。想要一睹《斯卡羅》劇裡的幾個主要聚落位置場景,車城龜山步道是最佳地理位置,能眺望射寮、統埔、保力等村落,欣賞落日美景,鳥瞰恆春縱谷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