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後的日本產業界醞釀集體覺醒的「新文化運動」,當初首相佐藤榮作為喚起日人民族尊嚴的決心,另闢途徑創造日本獨自的風格,他們認為沒有資源的國家唯賴智慧省力、省材,才有辦法創造新境,首先由日本的JETPO產業振興機構撥款150億日圓,透過產業經濟聯盟之研究機構,研究出一套因應且符合日本國內資源不足現況的設計奎臬,即為「輕」、「薄」、「短」、「小」的設計策略,從此產業界即以此為設計準則,自1970年起大量的產品如Handycam數位攝影機、CASIO的名片型計算機、精工石英手錶、Nikon的傻瓜相機等,不下數年Made in Japan的產品席捲世界,至1980年其日本產品自創之風格,暢銷世界198國,賺盡世界的鈔票被稱「日本世界第一」。
從上述的現象看來,一個受人尊敬且被認同的文明,乃來自獨創的自主風格,日本如是,韓國的戲劇、舞蹈、料理皆如是。很遺憾的是我國號稱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的體系,至今還找不出能徹底代表我國文化精髓的事物,記得1987年9月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工業設計世界年會,最後一晚的離別晚會上,我國代表團上台要唱一首代表中華民國的歌曲,17個團員在上台前一刻,還找不到一首曲子代表台灣,最後幾經討論才決定齊唱《高山青》,這一首曲其實是上海人張徹先生的作品,不全是屬於台灣。總之我們要有自己獨自的風格,有血、有淚代表2,300萬人同聲共鳴的創意及象徵,但願文化部的諸公,趕緊腦力激盪,形塑代表台灣真正風格的東西,別讓荷蘭記者看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