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王健專覽】談都市文化

文/王健(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室內設計組副教授)
5月下旬參加大阪府豐中南市扶輪社創立45周年紀念大會,該扶輪社成立的宗旨就以培養年輕人音樂、體育、美育方面的專才為目標。此次在大會前舉辦了一場音樂盛典,特邀大阪音樂大學管弦樂團70人及合唱團120人及四大歌唱家,演出《貝多芬夢的第九交響曲》,近200人的熱演,炒熱了整個音樂廳,聽眾們深深被大合唱快樂頌的氣氛所感染。豐中市市長淺利敬一郎強調大阪本來就是商業都市,在各大小企業商社密集的都會要營造具有格調的城市,美育教育是最為重要的核心政策,為了淨化人心改善風俗,在都會裡的一事一物,皆成了施政的焦點。

大阪在未開發之前是一片沼澤之地,開發的過程頗為艱辛,河川溝渠密布,橋梁也特別多。因地貌零碎找不到一大塊的平原做機場,於是他們填海造陸,在海上建造出最大的浮洲,建立了關西國際機場,再以3,600公尺的長橋連接,於今成了南日本最大的交通樞紐。他們的街廓無法以傳統的都市計畫形塑方正之格局,為將就被河川切割的地形做有機的分割,大都以高架的方式連接各點,穿梭在大片水泥欉林之中,成了大阪的特色。

行在大阪市區,其街道不算寬暢,但有幾項特點值得一書。最大的特色,路邊沒有「紅」、「黃」線,但路的兩旁看不到路邊停車,其二上班時間沒有警察鳴笛指揮交通,其三路上少有125c.c.以下之機車,大都為重機較多,其四腳踏車多過摩托車,其五每一路口設有腳踏車專用線路,其六在重要的角地闢為停車場,有些大樓一樓不做店面而做為停車專用,其七計程車沒有空車繞路,他們皆在公設之定位攬客,下車給收據不收小費。由此現象看來汽車王國管理汽機車有其獨到之處。

站在大阪車站上格蘭比亞飯店24樓觀看大阪車站臨近的屋頂及各建築的外觀,他們對外表非常重視,不隨便掛招牌,沒有鐵窗,屋頂上沒有鐵皮屋,更看不到亮晶晶的圓形水桶,窗外看不到冷氣室外機外露,他們使用的建材比台灣多元,除了常見的磁磚、大理石外,他們重工業發達也常見彩色鋼板、陶板、琺瑯板等,說明了其營造技巧的多元性。

站在大阪車站大騎樓下,冷靜地思索觀察日人的一切行為舉止,一般來說衣著穿著和台北無太大差異,唯一和台北街頭不同的是沒有人走路吸菸,這一點日本非常嚴格。為防止行人隨地丟垃圾,他們設有很多的垃圾桶,每一套垃圾桶有6個洞,要求丟棄物分類,因此大阪的地面、街道經常保持乾淨,另外在街頭上看到的女性不論老少都有上妝,年紀大的女性還有戴帽子的習慣,比較兩個都市,我唯一感到相同的就是彼此喜歡低頭,滑手機。◇

王健專覽
王健老師以術科第一名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又負笈日本東京造形大學深造。 (1) 全國麥克筆第一名師.亞洲第一麥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