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九八〇年代所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紛紛從人民公社的臼巢,跑進都市,和大量從國營企業下崗的工人,在都市裡爭逐地盤,做起個體戶生意,當時,這些人雖自創事業,但可說屬土法生產不擇手段,政府的態度極為寬鬆,人口由農村大量轉移至都市也未見大力的禁止,對於生產的物品品質也未加嚴格規範,造成今日問題重重,致管理上及都市形象上遭到嚴重的破壞,對辦國際性的活動將是一項威脅。
在台灣解嚴後民智已開的大台北,如果要依邏輯設計的基本原則來規劃,必須首要撤除陳年的「舊思維」,審視城市原有的資源,吸納樹立特色的「元素」,用人文的產業為「經」,以台北都會的特色為「緯」,做妥善合理的計畫,並以換人不換政的原則,才會有實現理想的一天,否則數十年來,各吹各號,「即興主義」作祟下,台北市從日人手下交下來,已被整得不成形了。
在民國62年國父紀念館還沒完工不久,四七兵工廠撤走,敦化南路打通,忠孝東路也拉直了,情勢一片看好,原先綠油油的菜園和稻田,在短短不到5年間,如雨後春筍般平地而起,搬來此地的人莫不以新興東區人自豪,忠孝東路邊的所謂名人巷立即湧進大批逐夢之人,使此區不到幾年功夫,成了名符其實的「東門町」。然而前後不到20年光景,如今,此區已成為交通局、環保局及建設局點名整頓的區域,市長具名的淨空防火巷的警告告示,與在各巷口處處可見,隨地停放的違規車輛一樣,令人醒眼注目,嗚呼,這可是當初東區重劃的原意嗎?
在台灣有人說:「台北市是一個無確定個性的都市」,言下之意說明沒有特色的意思,這使我們覺得臉上無光。從高玉樹市長想學舊金山鋪輕軌的構想開始:歷任的市長都很用心想改變台北,包括鋪設紅磚行人道的楊金欉市長、半年內要去掉鐵窗的林洋港市長、致力廢除公娼的陳水扁政府及想遷移松山機場的簡又新部長,他們都有一把號在吹。但,無論如何,如今台北市因多了一個「世界設計之都」的名號終於有了一個蛻變的契機。(下週五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