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人才培育的決策選擇,別聽河馬的意見。
在這裡所謂的「河馬的意見」即是「最高薪資的人的意見」。同時可能擁有的決策權力最大,在學校組織可能為校長,他們往往選擇較為安全的決策,而忽略了重要的項目。
當一個組織只聽取河馬的意見時,就會開始形成追求短期成效,急功近利的「功績體制」。而在開會時不害怕提出異議,事實上,若學校開會時,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那代表決策很可能有問題。另外當學校的人不再追求以對培育創新人才最好的決策,每個人會開始想如何才能讓自己獲得更大的利益,要怎樣才不會加重工作勞務,影響到自己的退休規劃等,也可能因人性的緣故,導致原先的創新人才培育模式無法運轉。
「7的法則」創新人才培育的行政團隊成員組織扁平化
在Google裡也有所謂的「7的法則」,每個經理人至少要有「7」個直屬部下,同理,這個法則可讓主掌創新人才培育的行政團隊組織更扁平化,管理監督更少,組織成員的自由度更高。
在培育創新人才模式的回饋上,別只聽單方面校長、教師、行政人員、家長與學生的個別聲音。
福特創辦人亨利‧福特曾說:「要是我聽顧客的,我當初大概會去尋找腳程更快的馬。」當一個學校以教育創新人才培育技術洞見為基礎時,就要能避免發展出只是提供單方面校長、教師、行政人員、家長與學生的個別聲音要求的課程想像與制度樣貌。(下週五待續)
〔好書介紹〕
艾力克‧施密特(Eric E.Schmidt), 強納森‧羅森柏格(Jonathan Rosenberg)著,李芳齡譯,《Google模式:挑戰瘋狂變化世界的經營思維與工作邏輯》,天下雜誌出版,201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