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生態

但願此刻牠們在山林⋯揪心《小石虎返家之路》獲國際白金獎

對石虎來說,生存環境面臨極大的挑戰。(影片截圖)
對石虎來說,生存環境面臨極大的挑戰。(影片截圖)
⊙楊子樊

2013年,一對石虎兄妹「集利」和「集寶」在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中心推動的保育工作下,成功繁殖。拍攝團隊耗時2年,記錄小兄妹從圈養到長大後野放山林的全過程,完成《大地的孩子——小石虎返家之路》紀錄片,該片在今年4月18日,榮獲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白金獎。

台灣雲豹滅絕後 石虎成唯一本土貓科動物

常被誤認為虎斑貓的「石虎」,特徵爲額頭眼窩內側的白色條紋,以及耳後的白色塊斑,生活在苗栗、台中和南投一帶,是台灣僅存的本土貓科動物。因棲息地和人為因素,正瀕臨絕種,根據特生中心調查統計,全台石虎僅剩不到1,000隻。石虎也是2013年確定台灣雲豹滅絕後,目前唯一的台灣本土貓科動物。

在台灣,生存於海拔500公尺以下地區的石虎,優雅、神祕又稀有,本為淺山生態系的頂端掠食者,卻因棲息地和人類重疊,加上獵人在山中放置補獸夾等因素,長期面臨著生存危機。

石虎小兄妹集寶和集利。(影片截圖)石虎小兄妹集寶和集利。(影片截圖)


石虎小兄妹野放求生 路途坎坷

石虎小兄妹的故事,必須從牠們的爸媽說起……

某天,南投山區的農民在整地時,發現一對受傷的石虎小兄妹,將牠們送往野生動物急救站後,研究人員評估牠們健康狀態後,為了研究復育,決定收養這對小兄妹,並取名「小公」、「小母」。牠們擔負了石虎復育、圈養及繁殖的重要使命。

石虎小兄妹集寶和集利。(影片截圖)石虎小兄妹集寶和集利。(影片截圖)


在研究人員的飼養下,並將長大後的「小公」和一隻雌石虎「阿姓」進行配對。 後來阿姓成功產下了小石虎哥哥「集利」跟妹妹「集寶」兩兄妹。石虎是雌性個體,負責教養子代,因此研究團隊將阿姓和兩隻小石虎移居另一處飼養籠,進行野放求生的訓練,例如打獵、捕魚等技巧,以便提高小石虎兄妹野放的生存率。

石虎妹妹集寶。(影片截圖)石虎妹妹集寶。(影片截圖)
石虎媽媽阿姓(左)和小石虎哥哥集利。(影片截圖)石虎媽媽阿姓(左)和小石虎哥哥集利。(影片截圖)
石虎哥哥集利。(影片截圖)石虎哥哥集利。(影片截圖)


哥哥集利活潑好動,很快地學會了狩獵技巧,妹妹集寶生性害羞,常常躲在一旁觀看。

隨著小兄妹平安健康地長大,野放的日子也更近了。研究人員決定先將適應力較強的哥哥「集利」野放。做完一系列健康檢查,在集利身上裝置追蹤發報器後,打開籠舍,1個多小時後,集利便消失在夜色之中。研究人員為集利保留了這扇籠舍的大門,希望讓集利知道,日後無論遇到什麼危險、找不到食物,隨時都可以回家。

靠著發報器,研究人員每天都可以追蹤確認集利的所在位置。集利也離籠舍越來越遠……

集利野放後,利用定位追蹤所在位置。(影片截圖)集利野放後,利用定位追蹤所在位置。(影片截圖)
集利野放路線圖(影片截圖)集利野放路線圖(影片截圖)


直到第23天,集利的無線電訊號卻突然消失。

同時,研究員還接到一個噩耗,民眾通報,發現了一隻被車撞死的石虎。震驚之餘,大夥也趕到車禍現場,確認了牠並非集利。

對石虎而言,「路殺」是比毒蛇、野狗更具威脅的生存挑戰!

追蹤集利的計畫,隨著訊號消失而無法進行,後續也引發了妹妹集寶是否要如期野放的討論。研究員最終決定,按照計畫野放集寶。

被「路殺」的石虎。(影片截圖)被「路殺」的石虎。(影片截圖)
對石虎來說,生存環境面臨極大的挑戰。(影片截圖)對石虎來說,生存環境面臨極大的挑戰。(影片截圖)


妹妹集寶生性害羞,不若集寶強健,令人著實擔心。

野放後,持續追蹤的第8天,研究員卻發現,集寶不僅日益消瘦,連腳也跛了!於是眾人決定找回集寶。對牠進行檢查、醫治後發現,集寶左前腳和臀部都受傷了,化驗結果說明,其傷口是被另一隻不知名的石虎咬傷。只是,沒人知道,在這山區中,究竟還有多少野生石虎生存著?

野放後受傷的集寶。(影片截圖)野放後受傷的集寶。(影片截圖)
集寶在台北動物園擔任親善大使。(影片截圖)集寶在台北動物園擔任親善大使。(影片截圖)


野放不成功的妹妹集寶,最後來到台北動物園擔任親善大使。至於哥哥集寶,至今在何處?大家都希望,牠的追蹤器只是脫落了或沒電,相信牠現在正山林的某一處,望著山腳下的集集鎮,回憶小時候的時光......

紀錄片揪心動容 獲休士頓影展白金獎

為了完整記錄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石虎」的生活樣貌,農委會特生中心委託導演許鴻龍和拍攝團隊耗費2年時間,從1,600多小時拍攝時間,剪接出23分鐘的紀錄片《大地的孩子——小石虎返家之路》。過程紀錄了一對石虎小兄妹從出生到長大,從人工飼養到野放山林的過程。短短23分鐘,時而不捨、時而驚險,卻又揪心地令人動容。

因石虎怕光,作息和人類相反,晝息夜出,攝影團隊必須要日夜顛倒在夜間,利用熱感應、夜間攝影機進行拍攝,且石虎生性害羞、怕人,拍攝時僅能全身著迷彩偽裝,距離20~30公尺,才能拍出石虎在野外生活狀態下的習性,例如:獵食、捕魚等。

該紀錄片也在今年4月18日獲得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最高殊榮白金獎。此影展是美國前三大獨立製片影展,包括李安、史蒂芬.史匹柏等國際大導演都曾經獲得此獎項。
後來,特生中心和拍攝團隊視群傳播,決定將紀錄片5個語版(包含國、台、客、日、英)放上網路和大眾分享、觀賞,期盼透過紀錄片,讓民眾更加了解保育石虎的重要。

在研究員辦活動解說下,讓民眾了解石虎對於環境生態有利少害。(影片截圖)在研究員辦活動解說下,讓民眾了解石虎對於環境生態有利少害。(影片截圖)
但願民眾藉由影片認識生態保育的重要性。(影片截圖)但願民眾藉由影片認識生態保育的重要性。(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