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名人輪迴】(6):崖山悲歌

(Fotolia)
(Fotolia)
文/石方行

詩雲:

其一

由來邊寇最難降
王氣將鐘在土邦
可喜忠良長倚輔
君臣相守到滄江
(引自:清 好古山人著《宋太祖三下南唐》第51回


其二

湖山一夢事全非
再見雲龍向北飛
三百年來終一日
長天碧水歎彌彌
(引自:北宋邵雍《梅花詩》第二節)

這兩首詩最後一句都是寫宋元崖山之戰時的最悲壯的一幕:左丞相陸秀夫背著南宋小皇帝赴海而死,據史料記載:當時投海而死的南宋軍士有十萬之眾!有的後人感歎其悲壯,甚至說出:「崖山之後無中國」的話,可見其悲壯程度。

陸秀夫生長在一個「天亡大宋」的時代,在這場改朝換代的巨變中,是忠君保國還是變節苟活,這就成了當時南宋朝臣們所要面對的問題。

其實如果人為了榮華富貴在國家危難的時候變節投敵,那對方雖然能用你一時,但也不會真誠相待。所以後來的乾隆皇帝才下令編撰《貳臣錄》,把一些投敵的明朝官僚定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貪生怕死,賣國求榮」和「棄暗投明」之間的關係是如何擺正的呢?

那咱就先看看陸秀夫的性格特點和其人生的主要經歷:

陸秀夫,字君實,楚州鹽城人。秀夫才思清麗,一時文人少能及之。性沉靜,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閣,賓主交歡,秀夫獨斂焉無一語。

時君臣播越海濱,庶事疏略,楊太妃垂簾,與群臣語猶自稱奴。每時節朝會,秀夫 儼然正笏立,如治朝,或時在行中,淒然泣下,以朝衣拭淚,衣盡浥,左右無不悲動者。屬井澳風,王以驚疾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將 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興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數萬,天若未欲絕宋,此豈不可為國邪?」乃與眾共立衛王。

至元十六年二月,崖山破,秀夫走衛王舟,而世傑、劉義各斷維去,秀夫度不可脫,乃杖劍驅妻子入海,即負王赴海死,年四十四。(資料來源:《宋史-列傳第二百一十-忠義六》)

我個人覺得:一個人在面對選擇的時候,是選擇綱常道義還是明哲保身,這是區分是「賣國求榮」還是「棄暗投明」的關鍵。

作為一名大臣,在國家危亡的關鍵時刻,君主把再造江山的重責託付給一位或幾位大臣,作為大臣理應「義不屈節」,盡己所能。這是對於一個正常的朝代更替時而言。那麼對於紂王那種因褻瀆女媧娘娘而招致妲己禍亂朝政,荒淫無道的昏君而言,再維護他,其實就是置萬千黎民福祉於不顧,就是不對的了。伯夷、叔齊就是例子。他們只看重於綱常而不顧天命和百姓,那就十分的不應該。雖然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那麼作為陸秀夫和文天祥包括南宋初期的岳飛他們不是不知道宋朝滅亡是天命所歸。但他們為什麼要如此的「逆天意而為之」呢?正如《說岳全傳》中說的因為他們要成就幾個字:「忠、孝、節、義」。用一種鮮活而生動的例子成就了這些。

陸秀夫前生是一位在洛陽白馬寺修行的人,當他看到國家江河日下和中原百姓所受顛沛之苦,心生慨歎。因此執著而未修成。臨圓寂的時候,他師父對他說:「既然你的心想著是國家和百姓,那下一生你就盡己所能的做吧。」此時他的腦海裡出現了茫茫大海,就說:「如果真是天命歸北(就是來自北方的君主稱王一統中華),那我入海盡忠,以慰告中土父老!」他師父見其堅決,於是安排了另外一位神仙身邊的童女轉生成那時的小皇帝。因為這位女童也想來人間轉生,而且想當皇帝,但又不想當的過長,於是就促成了陸秀夫背著南宋最後一位小皇帝蹈海赴國難的慷慨悲歌。

也是因為時局按照先前定的劇本,兩個人演的很默契,在一起魂歸上蒼(因為前生他們一個是修行的人,另外一位是神仙身邊的女童,終了之後,不歸地下的低神管轄,但他們的層次遠不僅於此。)的時候,有一位更高境界的神見他們在南宋時期的經歷,於是笑著說:將來你們在人間安穩的一起走過一生吧。只不過這次讓他苦一點,女童條件好一點,然後彼此遇到,相守一生,共勉一世。

今生這位陸秀夫轉生在一個山裡的農村之家,自小父親就去世,哥幾個和母親相依為命。認識女孩的時候,幾位哥哥們日子過得也非常的苦,根本無法顧及到他,此時他做買賣還賠了,他把這一切都告訴對方,並想分手的時候,女孩哭了,說:「你要飯我也和你要飯去,你租房我也和你租房住,你看怎樣?!」這下子原本能說會道的他一下子沒詞兒了。當時他就想:憑此一句話,今生我就要好好對她!

後來他們結婚之後一起努力,房子也有了,家境也逐漸的好起來了。

其實他們那種「風雨同舟」「不離不棄」的忠貞,不就是來自從前一同「崖山赴海」之緣嘛!

※本【輪迴故事】系列每週三、五發表,敬請期待!

石方行
出生於中國大陸的北方,自小喜歡探究生命與自然和歷史的奧祕與因由。上高中之後因走入佛家大法修煉的行列,因而開發了潛能。修煉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