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上早朝了,一位君王親自擊鼓,可是朝臣一個也沒有來,望著空蕩蕩的朝堂,他獨自歎息。此時他心中充滿著悲切,又無力改變局面…..」一著急,她醒來了,望著天邊的那輪明月,心中充滿著疑惑:難道我是這個皇帝?這個疑問在她的心中埋藏了好幾年。
一日在單位遇到一個人,她知道這個人能知道一些前世今生的事情,就跟他說了這個夢。他當時沒有直接回答她,而說了另外一個故事:「一位將軍為國守寧遠(現在位於遼寧省興城市),結果被皇太極反間計所害,被這位皇帝在北京淩遲處死,當時百姓都爭著吃他的肉。」
她非常吃驚的看著他老半天,吃驚的說:「難道我是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
對於世間的一切來說,一切皆有定數,就如同事先排好的電影一般。這一點從明朝的劉基(劉伯溫)在明太祖朱元璋的要求下說的預言《燒餅歌》中可以看出來:
帝問曰: 「天下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長享否?」基答曰: 「我皇萬子萬孫,何須問哉!」
朱元璋是明王朝的開國皇帝。他最為關心的,當然是朱家王朝的問題。因此,他叫劉基預卜朱家王朝可以延續到什麼時候。大家知道,明朝的江山是傳到明思宗(朱由檢)崇禎皇帝為止的,此後便是滿清王朝的天下。祟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陷北京,明思宗自縊而死,明王朝宣告滅亡。
而這個明思宗便是明神宗(朱羽鈞)萬曆皇帝的孫子。很明顯,劉基回答朱元璋的問話,是一句雙關語,表面上是一句恭維話,說明朝江山將會傳至千秋萬代,實際上是明確預言:明朝的江山將會傳到萬曆皇帝的孫子崇禎皇帝為止。這裡可以看到劉基的智慧,既不冒犯天子,又準確無誤地回答了天子的問題,預言了未來。(引自:《明朝的氣數-《燒餅歌》的預言(二)》【正見網2001年04月20日】)
自從崇禎從天啟皇帝手中接棒明朝江山之後,先是清除閹党魏忠賢,面對接踵而來的天災人禍導致民不聊生的局面,他數次下「罪己詔」,為人非常的勤勉,而且不好色。這樣的皇帝在明朝整個時代也算是少有。但崇禎有個毛病就是「猜忌」心重。對待李自成和張獻忠的造反,他多次派兵征剿,但在關鍵時刻多次換帥,這樣多次讓李自成他們死裡逃生。對待抵禦後金(即:後來的清朝)的將領袁崇煥,也是因為其猜忌之心過重,而導致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誤殺袁崇煥。
其實,天災也好,人禍也罷,很多時候和主政的人有著直接的關係。這些天災和人禍其實是從萬曆皇帝開始,甚至萬曆之前就已經有苗頭了。延續下來到了崇禎這裡,無論他怎麼再勵精圖治,也是無力回天,更何況他沒有用人的魅力和魄力,帶著猜忌之心,這樣明朝滅亡也就不足為奇了。
崇禎皇帝是吊死煤山的。他是用他的生命和大明王朝共存亡。其忠烈程度的確很感人。
說到崇禎誤殺袁崇煥,很多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面對內憂外患的困境怎麼還冤殺大將。
其實一方面說,明王朝氣數將盡,不殺袁崇煥,明朝似乎還能殘喘一些時間。這就如同我們常說的「時辰已到」,明朝該亡,有了袁崇煥,就是亡明的阻礙,必須要除掉。崇禎自毀長城。這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