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文生說,今天完完全全用宜蘭傳統辦桌方式,來領略宜蘭傳統飲食文化,在品嘗美食過程中去不僅是品吃、品味、還有品文化,「食單菜單是由國宴主廚陳兆麟師傅設計,由我來說菜,食材是陳師傅親自挑選的。他是國宴主廚卻不藏私,經常能將宜蘭菜變成法國料理。」
陳兆麟則表示,「如果我們再不推廣宜蘭菜,可能慢慢會失傳,我跟莊老師默默在努力,也慢慢在成長。樓下有108道料理名稱,這是我阿公留下來的,其實我會做120道以上的傳統料理,有些菜工法繁複,很多菜已經吃不到了。」
第一道菜 五福臨門
菜單會取好聽的名字,第一道菜是冷盤「五福臨門」-膽肝、鴨賞、粉腸、醃肉、竹筍。宜蘭人說,菜好不好,看冷盤就知道。宜蘭飲食文化有一些特色,如早期羹湯特別多,因為要讓人吃飽,家裡有什麼就拿出來宴客。後來70年代就變成海鮮比較多,那時會大量用海鮮,是因為離海邊近,食材取得方便。
辦桌外燴難度更高,不管是食器、擺盤、桌椅、水腳都非常重要,它不像餐廳有固定的設備,這種叫做「鼎灶路邊設,酒席沿街排」。辦桌文化在宜蘭還是有一批粉絲,有些人還是喜歡請廚師來家裡辦外燴。
廚師辦外燴,分成好幾組,有主廚、二廚、有專門做鍋灶的、做刀料的、做水腳的、做烘的(大菜)、還有準備上桌的等等。要辦外燴的人,或食客會打聽今天辦外燴的主廚是誰,如果今天的菜非常好,食客下次就會找他,若他今天搞砸了,下次就沒有機會。一般現場在等待吃菜時,大家都很餓了,通常前幾道菜會出菜較快,後來才慢條斯理的出菜,廚師會調節出菜的時間。
蔥燒全雞與西魯肉湯
台灣人喜歡吃雞,吃雞肉就表示起家(雞的台語與家同音),雞是台灣人很重要的肉食來源。
而西魯肉湯可說是宜蘭的佛跳牆。西魯肉說穿了就是菜尾或雜菜,跟肉完全沒有關係。這道菜是宜蘭的傳統料理,很多菜只有在宜蘭出現。其名稱怎麼來的?第一種說法是日本人發現這道菜的湯非常好喝,日語發音「西路西路」是指湯菜類;第二種說法是這道菜是一個叫「西夢」的人做的,後來就傳成「西魯」了。
這道菜說明過去宜蘭人十分珍惜食材,宜蘭的婚喪喜慶,都會留下一些菜尾,於是聰明的宜蘭人用鴨蛋做蛋酥,鋪在上面。宜蘭的佛跳牆,看您加的是什麼料。夏天用的是竹筍,冬天用大白菜,最關鍵的是鋪在上面的蛋酥,絕對是用鴨蛋來做,吃起來有嚼勁,吃起來有點像肉的味道!許多人到宜蘭的餐廳,都會品嘗這道料理,西魯肉是很經典的宜蘭菜。
五柳枝魚與日月雙撇
過去祭拜用三牲-豬肉、魚、雞肉,拜拜後剩下的魚被充分的利用,就做成了五柳枝魚,枝就是切細,有道菜叫鐵板五柳,也是將食材切細。這道魚用油炸過後,魚要炸得夠酥,再加上醬汁,有糖醋的味道。
日月雙撇的主角是鴨蛋,一個鴨蛋切成兩半,再加上蝦仁、魚漿,肉、魚漿包在蛋裡面。陳兆麟用5個鴨蛋可做成兩桌菜,供20人吃。
而養鴨產業在宜蘭有百年的歷史。過去宜蘭在河邊養了很多鴨子,品質很好,蘭陽養鴨曾冠絕全台,目前台灣種鴨八成來自宜蘭。而宜蘭又有養鴨中心,輔導農民養殖方式及專研鴨種的改良。鴨子很會下蛋,鴨子太多就把牠醃製下來,鴨賞就是這麼來的。鴨肉的料理非常多,如櫻桃鴨、鴨賞、烤鴨,鴨蛋等,櫻桃鴨甚至救了一間飯店。
四寶珍味與蘭陽炸味菜
四寶湯以干貝、蝦仁、花枝、瘦肉(過去用豬腦)為食材,四寶的食材會隨機調整,但蝦、肉是不可或缺的。 宜蘭人辦桌很喜歡用烘的,烘就是用蒸籠去蒸出來的。
宜蘭傳統小吃「糕渣」,就像宜蘭人的個性一樣外冷內熱,這是道純手工做的菜,必須先熬一鍋高湯,再加上蝦米、絞肉,剁碎混入、油炸後,再拿去蒸,成品的外表看起來不夠熱。「糕渣」雖然不冒煙,但是讓人吃下去後,想吞卻吞不進去,想吐也吐不出來,一向被用來形容宜蘭人的性格,看似冷淡,內心卻是熱情十足,因此這道菜要慢條斯理地吃。
肝花有點像肉捲一樣的做法,經常跟糕渣在一起出現。
糟餅的材料是冬瓜條、肥肉、金棗、桔仔餅,這種食物是甜的,常放在口袋裡拿出來解解饞的。以前嫁女兒要用到冬瓜條,但單單這樣吃不好吃,於是就改良成現在這樣。
黑棗豬肚
這是一道宜蘭傳統辦桌料理的大菜,全台灣大概只有宜蘭有。一般喜慶宴會一定會出現這道大菜,頓時讓宴席增添華麗,展現主人家熱情好客之大器,可惜這道菜已經很少人會做了。
豬肚在昔日是高級食材,中醫養生味豬肚具「補腎虛,健脾胃,治虛勞羸弱,補中益氣」之效。
出菜的順序是先鹹後淡,先鹹後甜,這道菜在最後出現,可將嘴巴中的鹹味稍微中和一下,它用的是豬肚、配以黑棗滋補,福肉與宜蘭老紅酒「紅露酒」提香補氣甘甜,以蒸氣「封」之熟成。其味香且嘗起來又甘又甜,豬肚不緊不韌,脆而利口。
「黑棗豬肚」反映了宜蘭人的鄉愁四韻:離鄉背井之苦,豬肚就像母親的子宮,對母親的思念與感恩,先苦後甘,對土地的認同,落葉歸根。
杏仁豆腐
用杏仁片煮成杏仁茶,再製成豆腐,吃起來會有淡淡的味道、且口感綿密、爽口。陳兆麟表示,「老祖先留下了很多的智慧給我們,廚師有很多要學的地方,像如何選擇食材?怎麼料理?如何協調工作與人員等等。」
「希望台灣菜能在世界發光!」這是陳兆麟最大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