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王健專覽】老人王國白壽社會

文/王健 (台灣銀髮族總會快樂委員會主任委員)
有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長壽的社會活到90歲已經不算是新鮮事了。如鄰近的國家日本,百歲人口正在逐年增加中。1963年,日本戰後整體元氣尚未恢復,諸多建設如醫療及社福正在進行當中。全國1億2千萬人口中,能活過百歲的只有153人,到1993年百歲人口則已經攀升到1萬人以上。

日本稱百壽的人為「白壽」,意指「百」字去「一」即為「白」。日本人看待生命的長短和國人不太一樣,記得小時候,處在日本殖民時代,看到很多年紀不到二十歲的少年視死如歸、為國犧牲,家長都認為是無比的榮耀。

文學家三島由紀夫,1970年以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身分,拿武士刀結束生命死諫社會的墮落。2008年京都東願寺來了7、80位長者,祈願上蒼不要讓他們活太久,讓當時擔任首相的小泉純一郎極為尷尬,迫使厚生勞動省不得不透過國會提案,為老人的福祉問題修法,才有今日所謂的「前」、「後」期老人區隔出現。

社會的長壽化其實每個國家都希望,也欣然接受,但有些國家的國民卻往往無法長命百歲,就以之前喧騰一時的南北韓來說,雖然同為朝鮮族,但平均壽命依報告來看,竟然差距多達7歲。

遠在非洲的烏干達、衣索比亞等國,其壽命據聯合國統計顯示,平均不到50歲,與第一名的日本相差達30餘年。這種現象不是願不願意長壽的問題,而是有其必然的因果關係。扶輪社的終期目標是消除小兒麻痺及愛滋病。在衛生狀況差及觀念不普及的地區,如非洲等地,還有這些疾病蔓延。非洲人的短壽和愛滋病有莫大的關聯,要百姓長壽非常困難。

台灣人喜歡講「望你活百二」,有人不想活太久,但有人想長壽卻不可得。無論如何,生命總是可貴的,已活著的人要慶幸自己還活著。俗諺說:「活乞丐勝過死皇帝。」保持生命的存活人人有責,同時也可由此看出國家照顧人民的力道。

日本政府在30年代闖了大禍,貽害亞洲各國、殺人無數。在終極的醒悟中,每當對著「靖國神社」祭拜之餘,諒已深切地知悉原子彈為何會落在廣島、長崎兩地了。也因為如此他們才真正發現生命的可貴,努力從懺悔當中學會尊重生命之必要,寧可健保破產也要照顧人民,才會享有今日「老人王國」的美譽。

日本2003年百歲人瑞超過2萬人,2007年超過3萬人,到2009年已突破4萬人,其中女性34,952人,男性5,447人,百歲人瑞人口還在增加當中,其速度可謂世界第一。◇

王健專覽
王健老師以術科第一名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又負笈日本東京造形大學深造。 (1) 全國麥克筆第一名師.亞洲第一麥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