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觀光局調查,近年旅客來台觀光前三大原因依序為「風光景色」、「菜餚」與「購物」,其中「美食」更是吸引日本人來台觀光主因;80%國際觀光客去過「夜市」,旅客到訪率超越「台北101」與「故宮」。
從時間脈絡探詢台灣飲食文化,早在16世紀,原住民都就地取材,食芋薯、野菜或捕撈、狩獵維生,如今原住民風味餐仍多保有簡單火烤、水煮與鹽曬料理;大航海時期,荷蘭人引入大量經濟作物,如稻米、荷蘭豆(碗豆)、番茄、荔枝、芒果等作物,奠定美食王國豐富食材基礎;明清時代「唐山過台灣」,漢人移民帶來閩粵、客家菜,並演變出米食衍生的碗粿、米粉、米苔目、米糕等常見小點。
後來50年的日本殖民,帶入西餐與日式點心,大受歡迎的街頭小點「車輪餅」是日式和菓子「今川燒」衍生出的人氣點心,當時日式烹飪、海鮮酒樓盛行,至今台灣街頭常見百元熱炒店、海產店便是受日本影響。
隨國民政府來台,中國各省菜系「川味館」、「江浙菜」、「山東小館」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因軍隊思鄉情懷發展出「眷村美食」,如牛肉麵、水餃、酸菜鍋等;近20年來,新移民配偶的南洋家鄉味,泰國菜、越南菜都擄掠了台灣人味蕾,多元飲食文化在台灣融合改良、發揚光大。
一場關於「吃」的食物旅行
位於台南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目前正展出「好好吃台灣飲食文化特展」,展期至9月3日,展場規劃「就地取材」、「大社會小市場」、「阿嬤灶腳」、「食全大補」、「南島語族飲食」、「食器演繹」到「永續環境飲食」等七大飲食主題,帶領來賓穿梭時空,從史前時代到當代觀點,展現閩南、客家、眷村與原住民飲食風俗習慣。
一走入「好好吃」展場,整面粉紅色背牆映入眼簾,台史博展示組研究助理、活動策展人張瀛之說,因為「吃」帶給人滿足感,就像戀愛時周遭充滿粉紅泡泡,所以粉紅色串聯「吃」與「幸福感」,這也象徵「吃飽」還不夠,展覽取名「好好吃」有三層意思:(字取其音調)「好郝吃」、「好號吃」、「好蒿吃」,中文字意義廣博,如同東方飲食博大多元。
「您是否曾思考過食物從哪來?」第一單元「就地取材」告訴大家要吃當地、時令盛產食材,從「史前遺址的垃圾坑」看到原始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廚餘獸骨居多。張瀛之表示,特展除了呈現歷史文物,也希望具有教育意涵,推廣就地取材、不食不時的觀念,24節氣中「立春」吃棗、「榖雨」土芒果收成、「立夏」白帶魚、「冬至」烏魚盛產,節氣到、物產豐,吃得合時令才會健康,更重要的是,人類不可為了「吃」而大量掠奪,必須與大自然維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