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人世間的理這樣推敲是沒有錯的,不過神當初安排這段歷史就是為了大亂而後大治,為佛法的普傳而鋪墊。即便蘭陵王真的這樣選擇了,也未必能如大家推敲的這樣發展下去,要看神允不允許,而上天安排都是系統的,不會只顧眼前而是考慮長遠的,同時也是多層次多面向的考量。
在三國時期佛法東傳,雖然不系統,到了南北朝時期,在中土學佛的人逐漸多了起來,所以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詩句,通道的人也很多。在北魏時期洛陽龍門石窟開鑿就可以看出當時信奉佛法的人很多。
為了對信佛法民眾進行考驗,同時也希望民眾懂得怎樣才是真正的信奉佛法,北周的皇帝開始禁止民眾信佛道,理由很簡單也很實際:信奉佛道的人多了,國家稅收等各個方面就會受到影響,所以禁止。當時北齊很興盛信仰佛道在這個背景之下,如果蘭陵王要造反當皇帝的話,那上天安排的那種考驗就很難實現。相反的,不造反的蘭陵王同時也用他的生命詮釋了「忠」的內涵。
我們現代人看古代人很多時候覺得他怎麼就那麼「死心眼」呢?怎麼就不懂得「變通」,為什麼要用生命詮釋一種理念呢?這是現代人不懂古代人才說出來的話。
就如:「孔子不飲盜泉之水」一句,名分很重要,也就是說,為了一種理念,而存而滅;而不是為了名利而生而死。在古人看來理念和品格遠比金錢物質利益更為重要和值得珍惜。所以才出現古人用生命來詮釋某一種理念的現象。
對於蘭陵王本身來說其實也是到了他應該離開的時候了,所以借用那杯毒酒,即迷住人們的眼睛,又給人以憐憫,從而舍掉肉身,繼續演繹別的角色去了。
他的正妻蘭陵王妃鄭氏也因為他的離去,因心斷塵緣,將項珠等物品舍入佛寺,以表斷絕塵緣向佛之心。
蘭陵王因為在這次演繹中符合神的安排而有功,從而在回去的時候,得到了境界的提升。
這正是:
貌美如花勇力強
忠肝義膽阻風浪
凱歌高奏譜《陣曲》
鴆酒一杯英魂喪
塵世煙雲匆匆過
因果輪回誰能脫
勸君擦亮迷中眼
找尋佛法破迷惑!
【後記】
史書關於蘭陵王的記載歸納起來大約是:
蘭陵王姓高名肅,又名高孝瓘,字長恭(西元約541年~573年),驍勇善戰。是北齊文襄帝高澄兒子,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者高歡之孫。北齊乾明元年被封為徐州蘭陵郡王,故名蘭陵王。在史書中沒有留下蘭陵王母親的姓氏的記載,對於妻妾只有姓氏帶過(王妃:鄭氏,妾:王氏),兒子沒有記載,兒媳婦:趙氏;孫子:高元簡,當然蘭陵王的兒子及兒媳婦和孫子,不僅是一個,只是史書中沒有記載。
河清二年(563年),突厥攻入晉陽,蘭陵王奮力將其擊退。《資治通鑒.卷一百七十一.陳紀五》:齊蘭陵武王長恭,貌美而勇,以邙山之捷,威名大盛,武士歌之,為《蘭陵王入陣曲》,齊主忌之。《北齊書》第十一卷: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範鴆以毒藥。長恭謂妃鄭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於天,而遭鴆也!」妃曰:「何不求見天顏?」長恭曰:「天顏何由可見。」遂飲藥薨。
《北齊書.卷十一.列傳第三》: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初在瀛州,行參軍陽士深表列其贓,免官。及討定陽,士深在軍,恐禍及。長恭聞之曰:「吾本無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嘗入朝而僕從盡散,唯有一人,長恭獨還,無所譴罰。武成賞其功,命賈護為買妾二十人,唯受其一。有千金債券,臨死日,盡燔之。
蘭陵王死後被安葬在都城鄴(今邯鄲磁縣境內)以西。死後北齊朝廷追贈為太尉,諡號忠武。(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