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三寶之一新珍香花生酥糖 傳香88年堅持手工製作
前言:創立於昭和四年(西元1929年)的中壢「新珍香餅鋪」,由於堅持純手作,花生酥糖咬下去「酥、香、脆、爽」,吃來不甜不膩不黏牙,不但是老中壢人懷念的「家鄉味」,吃過的海外朋友會指定要買回去當伴手禮,不少日本旅客還打趣說:「在日本找不到同級品」。
四個「兩角半」 無心插柳成為聲名遠播名點
「新珍香」花生酥糖的產生,純是無心之作,新珍香餅鋪現任負責人江復元說,他很喜歡告訴客人或與他經營新珍香的兒子范家豪,永遠不要忘記四個「兩角半」一塊錢資本,辛苦創造如今的商譽。
江復元娓娓道來,花生酥糖的創辦人范清漢出生在新竹縣新埔鎮照門太馬埔,從小幫人看牛,每年可以得到10包稻穀為報酬,生活辛苦可想而知,雖然念書不多,但也懂事的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擺脫貧苦的生活,因此並沒有接手父親編織竹籃工作,隻身到中壢學手藝,到中壢新街仁海宮附近餅鋪當學徒,學做糕餅、米糕,也學做手工花生酥糖。
江復元說,西元1929年,范清漢學成糕餅扎實功夫後,父母給的四個「兩角半」一塊錢資本,買了一鍋花生及麥芽糖,親手用手工製作了第一批花生酥糖,挑到中壢第一市場擺路邊攤販售,生意不錯,因為堅持手工,加上小本經營,一定是賣完第一批,再製作第二批販售,常常一天跑好幾次市場,來來回回浪費不少人力,當年也沒有「銀行貸款」這回事,但他憨厚老實又認真,因而有好心商家願意先批貨給他,一個月收一次帳,他才有機會擴大營業,也可以接一些小攤販的批發生意,生意也因而擴展開來。
夫妻一條心 傳統道地手藝牽動顧客的味蕾
范清漢26歲入贅小他8歲的劉奔妹,夫妻一條心,根本沒想到使用機器製作,一切全靠手工親力親為,江復元說,製作貢糖的花生,都是在石臼上一杵一杵研磨成粉末的,竈(灶)下燒的從木頭、木炭、煤炭、重油、柴油、一直到現在的瓦斯,劉奔妹大熱天低頭炒花生,還要辛苦揹孩子,孩子熱的哇哇叫,自己更是汗水淋漓,渾身溼透;即使到現在,為了將花生香氣自然「逼」出來,製作過程都要小心且特別講究,夫妻的用心,顧客也「感受了」,道地傳統的花生酥糖口味,建立良好的口碑,也成為許多客人必買美食。
夫妻日夜加班,創造口碑,也愈來愈忙不過來,常常日夜兼程地趕作,曾經三天三夜趕工製作,甚至有一回趕到半夜十二點才把貨送出去,走在街上,卻被巡邏的日本警察抓到派出所盤問半天,但是,辛苦也有代價,夫妻苦盡甘來,由路邊攤轉到中壢第一市場對面租屋開店,到民國40年,有代書告知中平路有塊空地,才由五戶人家聯合向代書信貸,五戶合力買地合建如今的中平路店面。
堅持手作不變 口味推陳出新研發
第二代江復元、范桂連夫婦繼承衣缽後,毅然肩挑起祖業,以求新求進的耐心和魄力,潛心研究酥糖與糕餅的烘焙技藝,逐漸將產品改良創新、提昇品質,使得新珍香邁向現代化的企業經營。
目前與江復元一起經營新珍香的兒子范家豪說,由於花生有產生花生毒素的可能,雖然有人建議開放網購,但因為純手作,根本無法大量生產,若是找機械加工開模製造,又擔心產製過程外流,所以堅持手作不變原則,但因為現代人擔心吃糖過多對身體不好,「新珍香」近幾年也推陳出新,製作南瓜、黑白芝麻、海苔、薑味、奶油、生仁糖、貢糖各種新口味的酥糖,還有養生麥片紅麴酥糖,客人反應也不錯。
江復元的三個兒子中,一個交大博士畢業,在台積電工作,另一個留美博士拿綠卡,江復元總是記得岳母劉奔妹的話,人要老實,不要亂投資,不要貪心,與人合作可以擴大事業,但也有壓力,江復元希望范家豪不必學哥哥拿博士出國,留在父母身邊,發展祖傳事業,也為中壢美食留下香火。范家豪也認為可以將先人手藝傳承,是很開心的事。
「中壢三寶」 獲獎無數
「新珍香餅鋪」出產的花生酥糖,自光復初期,與當時鐮刀、牛雜同列「中壢三寶」!一般外地人到中壢要想買點伴手禮,當然買全台只此一家,在中壢已有88年歷史的名產-花生酥糖。
如今是第三代經營,即將為第四代接手的范家豪,聽媽媽范桂連說,「新珍香餅鋪」在昭和四十三年(1968年),第一代遠赴日本參加日本最大規模的菓子展示會,得到「全國菓子大博覽會」名譽總裁高松宮感謝狀,在台灣也獲得眾多獎項肯定,包括桃園縣政府等獎項。
被問到花生酥糖好吃的祕訣是什麼?范家豪說,關鍵在選用新鮮的花生,當然熬煮麥芽糖的技巧也是大考驗;花生酥糖不加豬油、防腐劑,單純的花生與麥芽糖的組合,扎實而道地的手藝,才能讓人回味無窮。
中壢手工花生糖的店家愈來愈少,「新珍香餅鋪」老闆堅持以傳統包裝販售,早期還以石門水庫圖做為包裝圖,除了宣導當地風光,也順理成章地讓「新珍香餅店」格外具有古早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