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胃腸內科主任蘇育正表示,正常的吞嚥是食物進入食道後,經由食道體部肌肉的收縮到達末端的下食道括約肌,這時下食道括約肌會經由神經反射作用放鬆,使食物順利進入胃部,再進行下一步消化步驟。
「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為下食道括約肌運動神經元發生病變而使食道肌肉收縮異常,食物因此累積在食道管腔內,使食物、唾液逆流終至嘔吐。患者也因此逐漸不敢進食喪失食欲而導致營養不良、體重減輕,甚有因反覆嘔吐造成體內電解質失衡、吸入性肺炎等而造成生命威脅。
「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罕見卻影響生活甚鉅,病因不明,發生率約為萬分之一,男女比率相當,各年齡都可能發病,可藉由胃鏡、食道X光攝影、食道蠕動機能檢查診斷。近年來,高解析食道測壓儀已取代傳統食道蠕動功能檢查,能更精準診斷出其不同的類型,找出適當的治療方法。
高醫胃腸內科醫師許文鴻說,「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的治療以鬆弛下食道括約肌張力為主,過去的治療方式各有利弊:口服藥物雖簡便,但效果不彰;內視鏡肉毒桿菌注射安全副作用少,但症狀多在3~6個月後即會復發;內視鏡汽球擴張術操作簡單,但10年約有50%的病人會症狀復發;外科食道肌肉切開術最有效,但有侵入性治療的風險。
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是近幾年來新發展的一種微創內視鏡手術,原理與外科食道肌肉切開術類似,其優點為微創內視鏡治療,整個過程在靜脈麻醉下完成,術後體表無傷口,成效與外科手術相當,幾日內便明顯可見,對患者是一大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