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桃園

林新來克服身體障礙 成鄉土藝術作家

林新來自創麥當勞造型「華容道」,深受小朋友喜愛。(記者徐乃義/攝影)
林新來自創麥當勞造型「華容道」,深受小朋友喜愛。(記者徐乃義/攝影)

文/記者陳建霖
鄉土藝術創作者林新來,未足兩歲便罹患小兒痲痺症,左腳不良於行,靠著爬行前進,他卻努力向上,加上天生藝術天分,不但成了「雕神像師傅」,自作童趣的古玩也獲獎無數。他揶揄自己是「不平衡的鳥」,周遭盡是一片朦朧,只聽到那呢喃雛聲,單翼怎能乘空?殘翅喪失平衡。莫怨恨,莫消沉!不怕譏諷,艱苦力爭,終有一日飛上九霄雲中!

農村資優生  國中畢業學神像雕刻

林新來的父母雖四處求醫,但無法治癒他的小兒麻痺症,幼兒時他都只能在地上匐匍爬行,或是單腳跳著前進;上小學後才開始撐著兩根木製拐杖走路,一直到國中畢業才到醫院去矯正,改穿笨重的肢架行走,剛開始更是舉步維艱。

林新來搜集超過萬尊大小神像,希望達成籌設「宗教信仰文化教育館」及「觀音博物館」。林新來搜集超過萬尊大小神像,希望達成籌設「宗教信仰文化教育館」及「觀音博物館」。(記者陳建霖/攝影)

林新來雖不良於行,卻是經常考滿分的資優生,新坡國中畢業後,到桃園學習神像雕刻技術,當時很多師兄弟學了半天,只學會雕刻神像的手和臉,林新來卻指花了2個月就上手,4年後轉到中壢擔任「雕神像師傅」;1985年,他回觀音鄉創業,在新坡農會附近租店面,開設神像雕刻店,後來遷至觀音廣福村成立「廣福堂」,專門處理遭人遺棄及落難之神像;至今已搜集超過萬尊大小神像,希望達成籌設「宗教信仰文化教育館」及「觀音博物館」的目標。

而身為肢障者的他,婚事難免讓父母心急,可能是姻緣天註定,經同學的媽媽介紹,認識了來自崙坪村、也是肢體障礙的梁麗珠,或許同病相憐,從相識到相知約八個多月,便步上紅毯。兩個同是行動不便的人,養育三個兒子很是辛苦,神像雕刻這行業又受到低價進口貨之累,生意一落千丈,但夫妻倆慘澹經營,甘苦共嚐。

林新來從一塊木頭雕刻,由粗胚到細部成型,梁麗珠便幫忙把完成的作品磨光、磨細,然後再塗上多次的底漆;一尊神像完成要經繁複的程序,牽粉線讓衣服的圖案更立體感,在表面上塗上一層乾漆,必須經過七、八個鐘頭才可貼金箔,安金、配色、畫臉等,任何過程都不可馬虎,佛像金身才宣告完成。


石頭加以巧妙搭配及黏接組合,無需要雕鑿就能完成令人莞爾的作品。石頭加以巧妙搭配及黏接組合,無需要雕鑿就能完成令人莞爾的作品。(記者陳建霖/攝影)

無心插柳 成了「童玩專家」

林新來的長子出生後,考量到市面充斥塑膠玩具,基於希望孩子能多接觸更天然的物質,於是他找來鐵罐,自己製作有聲麥芽鼓,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後來還製作九宮格、華容道、九連環等玩具。林新來的玩具還取材自各種廢棄漂流木,甚至製作成麥當勞等造型。

他深入鑽研即將消失的傳統童玩,賦與各種古早玩具新生命,在觀音鄉樹林村吳厝楊家庄設置「樂翻天童玩屋」;林新來被譽為童玩專家,受到許多國小校長邀請,到學校推廣展示童玩,並設立童玩社團,教導學生製作各種趣味玩具。

林新來經常應邀到各校進行童玩教學。林新來經常應邀到各校進行童玩教學。(林新來提供)

例如麥當勞造型華容道,就很受小朋友們歡迎,其他瓦片童玩、跳格子,過五關等,都是經過一番巧思而成。桃園多所學校也請林新來美化圍牆,草漯國小的「昔日農村生活寫照」、興仁國小的「古早農村童戲圖」、自立國小30公尺長的大壁畫「昔日農村四季生活畫」及最近協助大坡國小彩繪「溜滑梯」壁畫等,均是他的作品。

開啟鄉村蓮花季人體彩繪

1960年生的林新來,生在保守的鄉下,桃園在20年前蓮花季剛開始發展時,他被聘請為「人體彩繪」畫家,在蓮田上為美女身上畫蓮花,消息傳開後,被一些鄉下耆老大喊「見笑」!也有人質疑「物化女性」,林新來腦筋一轉,改在遊客手臂、大腿、腰間及臉上彩繪,讓賞蓮的遊客們個個「人比花嬌」。

林新來的工作室「石在有趣」。林新來的工作室「石在有趣」。(記者陳建霖/攝影)

創作也是觸類旁通,以不同媒材創作「葫蘆美人」、「另類象棋」、「竹羊製作」、「石頭蓮花」、「貝殼蝸牛」、「竹豬報喜」及「寶特瓶龍燈籠」等精緻多元的作品,還多次承接「石觀音文化節」、「桃園蓮花季」與社區學校之藝文展覽,匯集鄉內傑出藝術家展現民間藝術之美,提昇地方藝術風氣。

林新來2007年成立「桃園縣十全美藝文推廣協會」,積極推廣藝文美學教育為前提,創造藝文優質環境和生命價值而努力,並把藝術文化發揚光大。會員歐鴻金火是懷舊竹編專家;現年86歲的王承德製作草繩、草鞋,練就一身編草技藝;81歲素人畫家李清雲用矽膠、水泥、樹枝、石塊等生活中隨手可得材料,作成一幅幅立體畫,還曾獲邀至法國、比利時參展。

木雕寬尾鳳蝶和獨角仙  栩栩如生

好大隻的蝴蝶在飛舞,好大隻的獨角仙在爬樹,路過的人都看傻了!林新來曾應華勛國小委託,為學校「生態種子館」製作模型,一是被列為珍稀保育的寬尾鳳蝶,二是體型較大的獨角仙,作品栩栩如生,在不經意乍看之下,還以為眼前是真的寬尾鳳蝶和獨角仙重現!林新來以複合式雕刻工法,利用各種媒材來解決木雕所會遇到的各類障礙;用鐵線和布來製作蝴蝶薄薄的翅膀,以粗大鐵絲來完成蝴蝶的觸角和獨角仙的六隻爪子。

林新來的木雕寬尾鳳蝶和獨角仙栩栩如生。林新來的木雕寬尾鳳蝶和獨角仙栩栩如生。(林新來提供)

林新來表示,昆蟲的翅膀、觸角和腳爪子,都是極脆弱且容易斷裂的地方,因此需要利用其他的媒材來創作,還要加上細心的彩繪,才能顯現寬尾鳳蝶和獨角仙自然生動的一面。

輕鬆創作美的事物 呈現最自然的藝術

木、石、竹、匏瓜等都是生活上很容易取得的素材,它的藝術創作伸展性、發揮空間非常大;活化周邊的素材,美化居家環境,就是所謂的「藝術生活化,生活有文化」,呈現最自然的藝術。

林新來說,枯木經常被當作廢物或是垃圾丟棄,若能以巧手發揮更大的創意,當真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讓枯木逢春,使樹枝重生。

林新來的樹枝創意作品。林新來的樹枝創意作品。(記者陳建霖/攝影)

造型多變堅硬冰冷的石頭,在巧思創意之下,能讓石頭充滿著生命力和親和力,完成一件叫人讚嘆、令人感動的石頭創意作品,有菱有角、大小形狀不同的石頭,加以巧妙搭配及黏接組合,無需要雕鑿就能完成令人莞爾的作品。

早前農民種竹當圍籬,住家、田邊都種滿竹子,用來擋風,竹筍亦可食用,也會用竹子來製作竹編。林新來利用竹子的特性,創造出一件美輪美奐的竹製工藝品,小可裝飾居家生活,大可美化社區環境。

匏瓜是種民生食品,而賞心悅目的葫蘆瓜創作,常叫人嘆為觀止!用田裡栽種的葫蘆,依照葫蘆的屬性和形狀來創作藝術品,讓葫蘆瓜有了新造型;一件件「葫蘆美人」的創意簡單易學,充滿遐思幻想的匏藝創作,總會叫人嘖嘖稱奇。

林新來啟發學生的藝文氣息與創作潛力,他的多元媒材創作,充滿無限創意空間,增加藝術創作領域,也讓藝術紮根,使社會每個角落充滿藝術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