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波士頓環球報》、《Nextshark》報導,皮姆洛特因為一出生就沒有右前臂而成為棄嬰,被美國的養母凱西.皮姆洛特(Kathy Pimlott)從中國孤兒院領養,來到美國。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5歲的皮姆洛特跟著姐姐瑪姬.皮姆洛特(Maggie Pimlott)到社區籃球場玩,並愛上了籃球。「我到現在都很感激社區裡的人,他們沒有排斥我,而是鼓勵我和他們一起打籃球。」皮姆洛特說。
克服獨臂障礙 苦練射籃
皮姆洛特因身材瘦弱與身體缺陷,申請加入學校的籃球隊一度遭拒。「他沒有放棄,他的生活裡都是籃球。」姊姊瑪姬說,「他在球場上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幸運的是,他成功了。」
由於身體瘦弱,他就減少與人碰撞的先天弱勢,主攻射籃。他開始練習左手運球,不斷嘗試如何用殘缺的右臂去協助左手握穩籃球,提高命中率,成爲一名穩定的射手。
養母凱西說,他擁有強大的應變能力,總是想辦法克服自己的殘缺,他從不認為獨臂會成為他打球的障礙。
經過了一整年的苦練,皮姆洛特如願在七年級加入籃球校隊;到了八年級,他獲得上場的機會,終於開始嶄露鋒芒。
對手態度由不屑到敬佩
皮姆洛特就讀於波士頓劍橋林吉與拉丁學校,該校的籃球校隊是麻薩諸塞州的一支傳統強隊。1979至1981年之間,他們曾三度奪得籃球州冠軍頭銜。
在一場高中籃球聯賽中,皮姆洛特投進了8記三分球,全場貢獻32分。「對方球員和教練都看得目瞪口呆。」《波士頓環球報》記者奈特.韋澤(Nate Weitzer)記錄下那一刻。那場比賽後不久,皮姆洛特在另一場比賽中又命中6記三分。
皮姆洛特的隊友凱.史密斯(Khai Smith)說:「對手總會理所當然地認爲不用花太多心力防守皮姆洛特。」但是當他們看到皮姆洛特在球場上的表現之後,「他們都對這個球員肅然起敬。」
皮姆洛特在球隊訓練結束後,還會自主訓練,器材被收起來,就用垃圾桶當作假想對手,練習變向突破和急停跳投。即便是在放假期間,他也會保持一天兩次的訓練量。「他渴望向大家證明他也可以打籃球」,憑著穩定而優異的表現,皮姆洛特在高一就坐穩了球隊先發後衛的位置。
信念使人變強大
皮姆洛特覺得自己很幸運,能聽能說、能跑能跳,「我希望去激勵更多人,告訴他們『任何事情都有可能』。這也是籃球傳遞給我的精神。」
球隊教練曾說,「皮姆洛特的精神力量太強大了,而且在影響著周遭的人。」「如果我們球隊裡的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信念和求勝欲望,那麽贏球會變得很簡單。」皮姆洛特希望用籃球爭取到大學的獎學金,將來攻讀工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