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交通事故傷亡情況,交通部提出108年交通事故後,30日內死亡人數降至2,500人以下的目標。監察院指出,監委張武修、王幼玲已申請主動調查,調查交通部等研提措施能否達政策目標?能否確實達成所訂之政策目標?後續改善整體與區域之交通傷亡績效為何?
監察院表示,據交通部統計資料,台灣近4年內之交通事故死傷人數每年約40萬人次;105年交通事故後30日內死亡人數達2,877人,每天均有近8人死於交通事故。
未改善交通事故死亡密度,交通部已設定於108年交通事故後,30日內死亡人數降至2,500人以下;18至24歲機車族群,由目前每年400人死亡,降至250人以下。同時並研議加強駕駛執照之考照訓練、延長上課時數、結合非政府組織與志工下鄉輔(宣)導交通教育及嚴格執法等措施。
監察院表示,針對如此鉅額社會成本的議題,監委要調查交通部等相關單位研提措施,能否確實達成所訂的政策目標?有無參照其他先進國家模式,將易肇事路段之高風險特質標示列舉並公告?或將高肇事路段與GPS系統整合?抑或改善易肇事路段周遭環境與特別限制車速?
北市車禍死亡創20年新低 柯文哲不解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在26日的交通會報裡指出,去年交通事故24小時內死亡人數65人,較前年減幅近27%,數字創20年來的新低。台北市長柯文哲對於死亡人數大幅減少,但受傷人數及案件數減少幅度較小感到疑惑,他認為這種現象代表車禍嚴重性降低,而不是車禍真正減少,交通局應進一步調查。
柯文哲說,交通局也應追蹤傷者在事故後1個月內的情形。另外,有關路口改善計畫裡的十大車禍熱點,交通相關單位應進行統計,以評估過去一年十大車禍熱點改善情形;至於兒童搭乘捷運優惠措施,在3個月試辦期結束後再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