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彰投

客家掛紙掃墓 源自唐高祖

客家稱掃墓為「掛紙」,圖中為葉五美掃特鳳公夫人墓地景象。(葉曾孟提供)
客家稱掃墓為「掛紙」,圖中為葉五美掃特鳳公夫人墓地景象。(葉曾孟提供)

文/記者孟憲騰
客家人祭祖分為春、秋兩祭,農曆1至3月為春祭,多為掃墓與拜塔,而,8月秋祭則在公廳祭祀。不同於閩南人在清明節掃墓活動,客家人從農曆正月16日到清明節都可進行掃墓、拜祖塔活動。據傳這是因為,客家人必須遠赴他鄉謀生,所以元宵節後掃墓免去舟車往返,體現了客家刻苦、踏實的精神。

客家稱掃墓為「掛紙」。相傳,唐高祖李淵離家多年未回故鄉,等到被封為唐公回鄉時,母親已去世。他在南山亂葬崗中遍尋不到母親的墳墓,只好撕紙錢隨風飄散並默念祝禱,祈求母親指引。

不久,黃紙落在一座土墳上,他因此尋獲母墳,於是後世產生「掛紙」的習俗。現在,客家人掃墓時會將黃紙壓在墳頭,表示子孫已祭拜過祖墳。掃墓時,在打掃祭拜後,還要鳴炮禮成,並將雞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新陳代謝「脫殼」,離開前,也會分紅龜粿和艾草粿給當地的小孩吃。

除了祖墳,20 世紀初臺灣北部客家人也紛紛開始興建祖塔,集中安置祖先靈骸。祖塔的興建讓祭祖成為家族的集體活動,加強家族的凝聚力,並進行文化傳承已成為客家重要的祭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