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目前為止影響人手不足的業種以護士最多,因其值班時間不固定,不僅影響心理也影響到生理,據衛生署的統計,護士離職率20%創新高依2017年共有1萬8千名白衣天使不做,令人為醫界擔憂。其次為24小時超商店員、消防員、精神科、醫護人員。在中國大陸,兒科醫生、養老院、醫護人員、運送業駕駛、大巴駕駛、翻譯員等這些人手不足的現象伴隨的條件皆為「反生理」的行業居多。
日本知名的咖啡屋SKYLARK於今年中,擬將全國3千店中之400店改變營業型態縮短營業時間,並中止520店24小時營業之方式,同時訓練店員對顧客之接客服務內容加以調整,使消費者大為歡喜,店家擬以減少營業時間、增加服務內容,面對人手不足的現象。實驗之結果,業績並未受到影響反而增加,自2018年中起,日本全國的SKYLARK咖啡屋將一改多年來營運之型態,變成新的經營模式。
隨其後跟進者為Royal holdings自2017年後將24小時營業制度完全廢止,將200店以70%的時數經營,平均每店縮小約1小時20分鐘。Inageya自2017年後縮短營業時間,自2018年1月起將開店時刻延後。
JOYFUL自2018年4月起,將1萬7千名店員全部改成約雇打工之型態,其期間為「正式員工」。以上頗多店家使出應變的策略。
在日本國內甚為普遍的機器人,如今大量的被引進代替人工,如超商的收銀機械人,門口接待員區域內無人駕駛區間車等,皆成時代變革下的新寵兒,所謂「窮則變,變則通」由於科技的進化,挽救了人手不足的危機,不過正如奧林匹克的名言:太陽光下萬物現形,但也造出了陰影。在此人手不足的大環境下,大都市圈之飲食店,平均之鐘點費與前年相比增加了2.4%,依然不全然消除人手不足的現象,正如機器人不能完全取代,護理人員一樣有時人手不足,不一定用機械或金錢就可以完全解決的,畢竟人還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