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表示:「高血壓因為沒有明顯的症狀,民眾容易忽略,一旦高血壓未積極治療,未來罹患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的風險增加。患者的血壓應控制在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以下,如有合併糖尿病、心臟疾病或腎臟疾病的患者甚至需降到更低。患者應務必按照醫師指示規律服藥,積極治療達到目標。」
針對台灣現行高血壓治療用藥,王宗道指出,台灣高血壓治療藥物以乙型阻斷劑為最大宗,藥物機轉主要透過抑制心臟上的β腎上腺素受體,與減少腎素的釋出,達到降低血壓、減緩心跳的療效。乙型阻斷劑應用於高血壓治療已有50年以上的歷史,但我國近20年來未能在此類藥物有更新更好的選擇。
他說,門診觀察發現,服用乙型阻斷劑的高血壓患者中,常有反應疲倦、勃起功能障礙、手腳冰冷等副作用,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及血壓控制,甚至有些民眾恐因此自行停藥,造成血壓反彈、心臟疾病惡化等嚴重後果。
王宗道強調,患者應每日早、晚規律測量血壓並記錄,回診時提供醫生做參考;並依醫師指示規律服藥,如果懷疑因降血壓藥物的副作用影響生活,應盡速就醫並主動與醫師討論,絕對不可以擅自停藥;期能幫助高血壓患者「Live Longer, Liv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