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桃園

白衣天使投入長期照護領域 陳香君扮演擺渡人角色

陳香君(左2)今年獲選桃園市優良護理人員。(陳香君提供)
陳香君(左2)今年獲選桃園市優良護理人員。(陳香君提供)

文/記者徐乃義
桃園市助產師助產士公會理事長陳香君,承擔起成立超過一甲子公會的運作,儘管助產師助產士的人數和功能已經式微,但她毫不推諉,肩負傳承的責任,要把這個歷史悠久的公會價值和社會角色繼續發揚。民國83年,成立桃園第一家醫院附設日照中心,她認為安寧照顧的藝術,在於讓個案回到他的日常,感受到自己曾經存在的身影。也因為愛與被愛的溫度,讓陳香君堅持走下去!

院長千金 父親庭訓:「做什麼要像什麼」

陳香君的父親陳萬選是中壢知名的景仁醫院院長,民國59年成立景仁殘障院,免費收容各縣市年滿15歲以上之重、極重度智障暨多重障礙者,且無行為異常或精神病、法定傳染病;或持有介送單位公函者。陳香君從小在充滿醫療設備及藥水味的環境中長大,因為耳濡目染,從小就立志要做白衣天使;國中畢業選擇最想念的德育護理助產專科學校。

陳香君仍然嚴謹自律、不斷學習。陳香君仍然嚴謹自律、不斷學習。(記者陳建霖/攝影)

雖然家境不錯,陳香君在求學路上父親要求她要獨立自主,包括五專畢業後到美國加州州立大學San Bernardino分校求學,陳香君都自己打理,從考托福到申請學校,從訂機位、安排接機到找宿舍,一切都不假手他人,在美國一年的生活更磨練出堅強獨立的性格,在多元人種的大熔爐裡磨練,讓她待人處世更加圓融,一年後返國由基層小護士做起!

陳香君自己也學習到安寧照顧的藝術。陳香君自己也學習到安寧照顧的藝術。(記者陳建霖/攝影)

父親要求她要「做什麼要像什麼!」媽媽常說「家和萬事興」,所以不管處在人生任何階段,總是盡力扮演好當下的角色,並且真心感受不一樣的人生。

成立桃園第一家 醫院附設日照中心

富有愛心的陳香君,在與病患互動中,體會過不少生老病死,當民國83年預見長照的未來發展性,就決定投入長期照護的領域,成立桃園第一家醫院附設的居家護理、日照中心、護理之家。

她要求護理人員用同理心感受到老人和失能者的悲與喜、樂與怒,並用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接近並幫助他們。投身護理機構經營和護理夥伴站在第一線,她懂護理人的辛苦,更能夠和大夥一起為機構照顧的個案創造一個溫暖的家!近幾年,屢屢獲得評鑑或督考優異的肯定。

陳香君(左)與桃園市助產師助產士公會幹部拜會103歲國寶級助產士謝林霞妹。陳香君(左)與桃園市助產師助產士公會幹部拜會103歲國寶級助產士謝林霞妹。(記者徐乃義/攝影)

多年從事第一線的臨床工作,仍覺得自己學理的不足,民國90年進入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醫護管理系護管組再進修,民國97年考取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照研究所。

民國101年長照所畢業後,受聘新生醫專長期照護科擔任兼任講師迄今,她希望藉由學校的體制讓學生們學習到課本上的專業知識,並且分享她多年的實務經驗,培養學生在護理職場上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正確的工作態度。

居家護理是最好修行  扮演好擺渡人角色

民國97年,設立南桃園第一家獨立型態的居家護理所,擺脫醫院的框架,真正走入社區服務,機構服務量每月約400人次,陳香君思考居家護理真正的價值,學佛的母親告訴她:「居家護理是最好的修行,很多人想做好事都不知道怎麼做,你的病人把門打開,讓妳將護理服務和愛心直接送到床邊、手中,你一定要去做!」

受到母親的鼓勵,陳香君成立桃園第一個居家醫療團——共好居家醫療團,拓展偏鄉居家護理服務,每年帶領機構同仁辦理寒冬送暖活動,扮演擺渡人的角色,將捐贈物資送到貧困個案手中。

陳香君(左)與立委陳學聖(右)送103歲國寶級助產士謝林霞妹愛喝的咖啡。陳香君(左)與立委陳學聖(右)送103歲國寶級助產士謝林霞妹愛喝的咖啡。(記者徐乃義/攝影)

學會安寧照顧藝術 體會愛與被愛

106年底陳香君照顧一位肝癌末期的伯伯,因病情變化導致吸入性肺炎,送到醫院急診時被放置一條鼻胃管,伯伯三名女兒知道爸爸不想要放置管路,希望最後能在家臨終,女兒們擔心伯伯會因饑餓導致提早過往,同意放置鼻胃管,因為伯伯意識清楚,極度抗拒,不時會去拔管,女兒們為的照顧這條鼻胃管,常常徹夜不眠,最後醫師在鼻腔內穿過一條所謂牛鼻子的軟管,讓鼻胃管能固定,然後轉介到居家醫療團,接續居家安寧照顧。

陳香君(左)總是笑臉迎人照顧長者。陳香君(左)總是笑臉迎人照顧長者。(陳香君提供)

接案後與三姊妹循序漸進,設立共同照顧計畫,由醫師解決個案疼痛及排便問題、解釋癌症和營養的關係,護理師教導當事人女兒吞嚥訓練和食糜團的製作,還有維持身體的清潔、皮膚完整的照顧,以及藉由伯伯的宗教信仰讓女兒們接受善終的觀念。

經過6個星期的照顧,終於把鼻胃管移除,伯伯可以開心地由口吃一些他喜歡的食物,病患女兒也不再因為無法給爸爸吃東西而內疚,就在移除後3天,伯伯在睡夢中安詳辭世。

陳香君(右)上山下海做衛教不怕累。陳香君(右)上山下海做衛教不怕累。(陳香君提供)

陳香君說,很多早就開始準備面對死亡的長者,常常因為疾病的病程接受到過度的醫療,或是家人對善終觀念的不理解,糾結在倫常觀念而破壞五福臨門最後這件事——考終命(也就是善終)的機會。這個照顧經驗,讓往生者善終,女兒在記憶裡留下爸爸最後滿足、開心的笑容,而非病容。

陳香君說,透過這些案例,她學習到安寧照顧的藝術在於讓個案回到他的日常,感受到自己曾經存在的身影,真實體驗愛與被愛的溫度。(徐乃義)◇

桃園市助產師助產士公會理事長  繼續發揚歷史價值

陳香君(中右)與桃園市助產師助產士公會外出做衛教。陳香君(中右)與桃園市助產師助產士公會外出做衛教。(陳香君提供)

民國105年當選桃園市助產師助產士公會理事長,承擔起這個成立超過一甲子公會的運作,儘管助產師助產士的人數和功能已經式微,但她毫不推諉,肩負起傳承的責任,要把老公會的歷史價值和社會角色繼續發揚。

陳香君(右)很親切地與偏鄉孩子最衛教。陳香君(右)很親切地與偏鄉孩子最衛教。(陳香君提供)

助產師助產士公會理事長  發揚歷史價值

民國105年當選桃園市助產師助產士公會理事長,承擔起這個成立超過一甲子公會的運作。陳香君表示,一般人會以為由助產士在家協助生產有很高的危險性,助產士也會鼓勵每個準媽媽,還是要到合格的婦產科醫院接受產前檢查和評估,如果媽媽和胎兒的狀況一切都正常,助產士接生和在醫院由醫師接生幾乎是一樣的安全。

她強調,在家生產不但有家人陪伴增加了媽媽的信心,因為是在熟悉的環境中生產,媽媽在生產的過程中,也比較能夠放鬆讓生產的過程更順利。

夫妻職場各有一片天  三個兒女將繼承衣缽

陳香君(左)一家幸福樂無窮。陳香君(左)一家幸福樂無窮。(陳香君提供)

陳香君事業成功,與軍職退役老公蔣建宇育有一女及雙胞胎兒子,陳香君認為夫妻相處之道是尊重,也立下有爭執時,不能罵、不能動手、不能隔夜氣,互相給彼此空間。大女兒就讀政大,雙胞胎兒子一個念護理系,一個讀營養系,未來將可繼承衣缽,讓陳香君安慰不已。

陳香君(左2)今年獲選桃園市優良護理人員。陳香君(左2)今年獲選桃園市優良護理人員。(陳香君提供)

民國74年,從一個五專畢業的小護士,堅持走在護理這條路上至今已經33年,在沒有大醫院的光環保護下,仍然嚴謹自律、不斷學習,長照研究所畢業、擁有部定講師證書,且獨立開業,帶著居家醫療團隊持續服務偏鄉,並堅持做其他醫療團隊害怕介入的居家安寧服務,更承擔起傳承桃園市助產師助產士公會的歷史角色,陳香君的堅持和熱忱感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