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24日舉行「2018第二屆臺北智慧生態社區設計競圖頒獎典禮暨4年成果展」,市長柯文哲出席、頒獎表揚21件得獎團隊。柯文哲表示,生態社區的徵稿就是促進民眾參與公共空間規劃,這是城市光榮感的來源,期望打造社區示範點,進而使成果逐步推展並發酵,讓宜居永續臺北,從智慧生態社區開始。
第二屆智慧生態社區,動員超過10個局處以及跨領域民間單位及社區夥伴共同推動,目前已完成15處、超過40項智慧生態設施,例如:試辦內科及南軟智慧路燈、信義計畫區學校內興建10處防災水井,打造海綿城市等生態設施,預計今年可完成20處參與式智慧生態示範社區及55項智慧生態設施。
地政局表示,台北智慧生態社區示範計畫以智慧城市、田園城市與社區營造3項理念為底,結合智慧科技、生態環境、人文藝術及社區創生等4大主題,導入交通旅遊、環境生態、綠能產業、安全防災及健康生活為5大構面,徵求可行設計方案。第二屆設計競圖,鼓勵「專業+產業+社區」跨域合作,激發台北無限可能。
本屆獎金較去年提高3倍,共36萬元,吸引國內、外近500位大專院校、產業及社區共同參與,跨域合作提案,有上百件作品角逐,比去年增加近3倍。最後選出首獎1名、優選5名、佳作15名,由柯文哲頒獎。
市府表示,去年21件得獎作品,已有13件提案構想編列預算,陸續執行中,「要讓大家知道推動智慧生態社區,台北市政府是玩真的」;最後,柯文哲提到,老百姓安居樂業就是宜居永續城市的基礎,「光榮城市」不管再偉大,沒有市民參與就沒有光榮感。他以世大運為例,詮釋進步價值必須有人民參與才會有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