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竹苗

救難與時間賽跑 攀登山林的無名英雄

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中搜主任委員羅節芳。(羅節芳提供)
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中搜主任委員羅節芳。(羅節芳提供)
文/記者賴月貴
「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是一個民間團體,由一百多個登山社團所組成,有一群熱愛山林的人無私的奉獻,平時精進技能,當國家消防單位有請求時盡心盡力,他們與時間賽跑協助山難救助,之後默默退場,把光環留給別人。

一群山林熱愛者的無私奉獻

山難救助協會分北、中、南三區,中區搜救委員會(簡稱中搜)主任委員羅節芳說,「不出勤是我們的願景,推廣登山安全教育才是真正目的」。

一般發生山難的新聞報導都只簡單的帶過「00山難救助協會」參與搜救行動,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才是山難救助的重要主力,由於消防人員負擔的工作包山包海,要救火還要抓蜂、捕蛇,如果發生山難還要攀登高山搜救,人非萬能,自然就顯出專業和人力的不足。

幸好有一群登山老手,他們訓練有素、熱愛山林,更重要的是他們有無私奉獻的熱情,作為消防人員的堅強後盾,他們都是無給職的志工,當被問到是甚麼力量讓他們能做到這樣?羅節芳笑著說:「有人說這團體是ㄧ群空ㄟ、憨ㄟ、肖ㄟ(瘋子和傻瓜)的組合,真的是這樣,我們不分男女,只要冠上『中搜』,使命感就上身」。

軟式擔架的搬運拖吊演練軟式擔架的搬運拖吊演練(羅節芳提供)
軟式擔架的搬運拖吊演練軟式擔架的搬運拖吊演練(羅節芳提供)

登山迷路的思考誤區

羅節芳也提出幾點登山客常見的迷思,她特別強調,登山一定要結伴同行,不要獨攀,尤其第一次登百岳,要找有經驗的嚮導,山下還要有留守人,有人知道你的登山計畫是甚麼,估計行程如果超過半天,就要有過夜的準備。

萬一發現迷路了,天色已晚,要找一個山坳或倒木當避風處,折樹葉和樹枝覆蓋保暖,等天亮再繼續找路,切記要往山稜線走不要往下。

台灣的山和外國不同,台灣的山很陡峭,下溯溪谷難度比往上走高,根據統計有一半山難的發生原因是迷路,而遺體被發現的地點多為溪邊,這是因為很多登山客誤以為水路就是出口,一方面也為了找水源,不慎跌倒墜落溪谷或衣服被打溼,多半因失溫而死亡。

登山專家說,人7天沒喝水才會有危險,但失溫只要3小時就會死亡,這是很重要的觀念,因此迷路了切記要往山上走,不可下行溪谷,急著找水喝。

走到山陵線後,折一些樹枝和樹葉打火升狼煙,或高舉白色衣服做成的旗竿,等待救援,因此攜帶打火機很重要,一方面可以生火取暖,另一方面可以升狼煙做求救訊號,讓搜救直升機看到。

登山的基本配備包括手機、行動電源、手電筒、保暖外套、輕便雨衣、飲用水、口糧等,也要準備幾個垃圾袋,可套在身上保暖用,也可以包住物品,避免被溪水或雨水打溼,盡量做到即使迷路、遇到狀況,也能有冷靜等待救援的時間不會太恐慌。

隊員自主訓練、不斷精進技能

模擬搬運拖吊模擬搬運拖吊(羅節芳提供)

羅節芳說,救難隊員去救人不是走在正常的步道上,是走沒有路的路,要上升或下溯,不論男女搜救員都要隨身帶著一把鋸子和一把開山刀,沒有路要自己開出來,每個人安全帽戴上、吊帶穿著、50米繩索揹上來,全副武裝的出發。

隊員除參加每年3個月的培訓之外,每週還利用2天自主訓練,精進自己的技能,有的人在橋下訓練繩索,有的人到攀岩館練習攀岩,還有的人到十分寮沖瀑布、溯溪等,都想熟練自己的技能,平時一如戰時,不出勤是他們最大的願景,但技能和體力不能不備。

秒殺的研習營 建立正確登山觀念

平時溯溪攀岩的自主訓練平時溯溪攀岩的自主訓練(羅節芳提供)
平時溯溪攀岩的自主訓練平時溯溪攀岩的自主訓練(羅節芳提供)

山難救助協會每年舉辦研習營,為期3個月,每週六、日兩天,藉由登山研習課程的訓練,建立正確的登山觀念,提升各項登山知識與熟練各項登山技能,進而減少山域活動傷害的發生,課程非常熱門,開放報名,60個名額網路一推出即被秒殺。

救難協會是由全國一百多個著名登山社團所組成,安排的研習課程以實際的山野活動需要而設計,並聘請學有專精的講師及教練授課,讓參加者有所收穫、登山活動更安全,也在研習過程中結識更多志趣相同的山友。

研習課程內容包括:介紹登山裝備與器材、登山醫學(高山症和其他症狀的預防與治療)、無線電操作、GPS使用與導航、地圖與指北針實地操作、中級山登山訓練、高空繩索挑戰與攀岩技術、溯溪技術、傷患救助的搬運與拖吊等。

羅節芳說能參加研習的人很幸福,救難協會是一個很熱情的團體,很多前期的學員都會自動回來當助教,平均一位學員就有2位助教幫忙,可以學得很紮實。

因為研習名額有限,為了更好的推廣登山安全知識,中搜是由34個登山社組成,特別為每個登山社保留一個名額,作用是受訓後當種子,回到登山社各自推廣,讓正確觀念傳播開來,以減少登山的意外發生。

以謙卑的心「登頂」而不是「攻頂」

羅節芳的先生吳震和也是救難協會的會員,因經營餐飲業太勞碌身體出狀況,考慮登山運動恢復健康,在偶然的機緣,夫妻倆參加了山難救助協會舉辦的研習營,認識了一群熱情的登山夥伴,從此愛上山林,為救人和登山教育無私的奉獻。

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中搜主任委員羅節芳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中搜主任委員羅節芳(羅節芳提供)

羅節芳說,走在山林裡讓人變得心胸豁達,俯仰天地間感覺人類很渺小,人應以謙卑的心「登頂」,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而不是「攻頂」,帶著一種侵略、踐踏的想法去爬山;吳震和也說,他相信山川、河流、樹木和石頭都有各種神掌管,要心存敬重才能保平安,他常和年輕人分享這個觀念。

台灣有三分之二面積被山林覆蓋,救難協會邀民眾走出戶外,親近大自然,一起投入山的懷抱,人人擁有健康又平平安安是協會最大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