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管制署29日公布國內今年首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確定病例,為中部40餘歲本國籍女性,在菲律賓宿霧染茲卡病毒,所幸目前個案已出院,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地方衛生單位已啟動相關防治作為。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今年首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確定病例,為中部40餘歲本國籍女性,她7月8日至19日與家人至菲律賓宿霧,自訴於7月11日遭蚊子叮咬,13日陸續出現發燒、頭痛、臉部軀幹紅疹及肌肉痠痛等症狀,7月16日於當地就醫住院治療。
莊人祥說,個案於7月19日返國直接就醫,於20日住院及通報後,經第二次採血檢驗,29日確認感染茲卡病毒。目前個案已出院,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個案須落實「1+6原則」,暫緩捐血至少1個月、男女無論有無症狀,都應採取安全性行為(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延後懷孕至少6個月,並落實自主防蚊措施至少3週。
莊人祥提醒,世界多國都有茲卡病毒疫情,但國人較常發生境外感染地點為東南亞,民眾若有出國旅遊計畫,應提前了解該國的疫情狀況,並妥善做好防蚊措施。
疾管署表示,一般成人感染茲卡病毒後症狀輕微,孕婦感染茲卡病毒後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或死亡,提醒孕婦及計畫懷孕婦女暫緩前往流行地區;民眾如需前往茲卡病毒流行地區,應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藥劑、住在有紗窗、紗門或空調的房舍等。
茲卡病毒感染症是由茲卡病毒(Zika virus)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是經由蚊子叮咬傳播,病毒在病媒蚊體內增殖,當牠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這個人就會感染茲卡病毒。此外,也可經由性行為或母嬰垂直傳染,也可能會發生輸血傳染。潛伏期通常為3至7天,最長可達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