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一帶一路回報低 外媒:像蘇聯崩潰前夕

專家分析,「一帶一路」計畫大舉投資中國與歐洲間的陸路運輸,違背東西方貿易的歷史和規律。圖為2017年4月10日,自倫敦開往浙江義烏的中歐列車。(ISABEL INFANTES/AFP/Getty Images)
專家分析,「一帶一路」計畫大舉投資中國與歐洲間的陸路運輸,違背東西方貿易的歷史和規律。圖為2017年4月10日,自倫敦開往浙江義烏的中歐列車。(ISABEL INFANTES/AFP/Getty Images)

【記者張婷/綜合報導】「一帶一路」持續吸引西方媒體的關注,彭博社專欄作家費克林(David Fickling)近日發表〈蘇聯崩潰在中國一帶一路中再現〉(Soviet Collapse Echoes in China’s Belt and Road)的文章。文章分析,如同對西伯利亞的開發拖垮蘇聯一樣,在沒有收益的地區進行大手筆投資,可能拖垮中共政權。

「什麼能夠導致帝國崩潰?」費克林開篇點明,「最終就是投資問題」。他分析,大國能利用其經濟潛力發展軍事力量,但是大國過度擴張時,維持戰略優勢的巨額花費會令經濟中更具生產力的部門缺乏資本,從而導致不可避免的衰退。

外界對「一帶一路」計畫的普遍憂慮是,這個計畫往往令合作小國深陷債務危機,中共藉機獲得戰略優勢。彭博社的文章則認為,投資違約會給債權人和債務人帶來一系列問題。中共面臨的風險是,所有的這些錯誤支出逐漸削弱了中國的生產力成長。

錯誤的陸路投資

費克林舉例,穿越中亞的鐵路網形成了多數「一帶一路」計畫的核心,但這些計畫違背東西方貿易的悠久歷史規律——長久以來,東西方貿易更依賴於一路經過東南亞、印度和阿拉伯半島的海上運輸,而不是靠歐亞大草原的陸上絲路。

文章進一步闡明,現代海路運輸有巨型集裝箱船,一次能承載近10億美元貨物,這急劇強化陸路運輸的劣勢。再加上亞洲鐵路存在不同的軌距,往往令陸路運輸既昂貴又耗時。

中國與歐洲之間的絕大多數貿易是通過海運和空運。根據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2016年的數據,從運輸的貨物價值來衡量,空運占28%、海運約占64%,鐵路和公路加起來才8.1%。

鑒於東西方貿易的歷史和規律,「一帶一路」大舉投資陸路建設必然會引發收益問題。費克林認為,很值得結合蘇聯衰落的歷史去思考這些錯誤投資。

西伯利亞開發拖垮蘇聯

費克林回顧,20世紀50年代,蘇聯經濟飛躍,其速度僅次於日本,一度令西方國家擔心他們會被超越。

然而,此種發展在接下來的70年代走下坡,原因很多,包括計畫經濟的僵化、冷戰時期巨額軍費開支等。儘管如此,說到蘇聯的生產力下降,一個必須考慮的原因是其「一帶一路」倡議,也就是西伯利亞的開發。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西伯利亞吸收了大約1/3的蘇聯重型建築設備,莫斯科投入了大量資金來開發天然氣田、煤礦、鋁廠以及鐵路等。到了70年代和80年代,石油、煤炭和鋼鐵的生產率下降,拖累了蘇聯整體經濟表現。

經濟學家艾倫(Robert C. Allen)在2001年的研究報告〈蘇聯經濟的興衰〉中說,西伯利亞自然資源的開發吞噬了蘇聯大量的投資,轉移了投資者對烏拉爾(Urals)以西更具吸引力計畫的注意力,結果破壞了整個經濟的生產力。

報告說,蘇聯「豐富」的自然資源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經濟的發展。資源開發吞噬了很大一部分投資預算,但國內生產總值(GDP)卻幾乎沒有成長。這成為拖垮蘇聯的重要原因。

費克林分析,中國的勞動力預計在2018年出現50年來的首次下降;如同20世紀70年代的蘇聯,中國即將結束漫長的勞動力繁榮期,中共希望透過瘋狂投資保持舊有的魔力,同時穩定邊疆。其「一帶一路」計畫的成敗,以及其在國內大量的支出,將決定這個國家是否會實現繁榮夢,還是會重蹈蘇聯的覆轍,殞命於導致蘇聯走向崩潰的同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