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農業經營趨於專業化及集約化,為提高農作物產量,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為其特色,然有機農業與慣行農法主要差異在於肥培管理、病蟲害及雜草控制,在時間及勞力成本相對高的情況下,桃園新屋區李永清農友栽種的有機稻米榮獲2018稻米達人冠軍賽有機米組亞軍,代表透過有機生產方式,除可維持自然界物質之循環利用,亦能兼顧維護生態、節省能源、減少污染水資源,同時生產高品質農產品。
農委會陸續訂定「有機農產品標章使用試辦要點」、「有機農產品生產基準、驗證機構輔導要點」等行政辦法,邀請專家學者進行有機農業可行性評估;加上各地區農業改良場設置有機農業試驗專區並投入有機農業研究。直至民國96年公告「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進入有機農業第二階段,意即採用第三方驗證制度來規範有機農產品,由政府「認證」的驗證機構去執行驗證,且需張貼「驗證」標章,否則不得以有機的名義販售。為擴大農業環境健康基礎,農委會制定「有機農業促進法」並於本(107)年5月三讀通過,除融合現行第三方驗證,亦規定推廣符合友善環境要求之參與式查證體系(PGS)或其他友善耕作生產,均予納入有機農業輔導範疇,正式開啟有機新時代。
北區分署蘇宗振指出,北部地區有機種植面積約1,500餘公頃,而全國有機農業驗證面積約8,400餘公頃,占全國有機面積18%,北部地區有機水稻種植面積約400餘公頃,占全國有機水稻面積約14%(2,800餘公頃)。為促進生態環境與永續農業發展,北區分署於去(106)年11月14日成立三處有機聚落,分別位於桃園市大溪區義和社區、新竹縣竹東鎮軟橋社區及苗栗縣西湖鄉龍洞社區,共同促進有機、友善農業並帶動地區產業發展,推動「健康、效率、永續經營」的全民農
蘇宗振表示,107年「稻米達人冠軍賽」有機米組,桃園市共計新屋區彭新金及李永清農友、大溪區陳永達農友等3位農友,技高一籌,除須於鄉鎮賽獲得冠軍,並與全臺各區有機高手一較高下,擠進前10名角逐冠亞季軍,新屋區稻米產銷班第七班李農友10歲即從農,產銷班於民國90年成立並開始種植有機作物,民國91年正式參與有機驗證。李永清農友認為土地是人類的母親,有土地才有食物,不用農藥化肥的栽種,以人工方式除草,不僅可維護生態環境,亦可維護自身健康。李永清農友有機栽種的稻米品質與慣行農法不相上下,過關斬將,受專業評審青睞,榮獲有機米組亞軍,其所栽培的米粒晶瑩飽滿具光澤透明感,米飯香Q彈牙,咀嚼清甜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