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論 觀點

中共干預美台選舉 媒體如何影響你(下)

美國中期選舉11月6日登場,中共與「深層政府」都試圖透過媒體,影響選情。(BRENDAN SMIALOWSKI/AFP/Getty Images)
美國中期選舉11月6日登場,中共與「深層政府」都試圖透過媒體,影響選情。(BRENDAN SMIALOWSKI/AFP/Getty Images)

⊙唐浩
[前言] 時序邁入11月,美國中期選舉與台灣「九合一」選舉即將相繼登場,選前卻傳出中共通過媒體介入干預美、台選舉;而美國左派陣營與「深層政府」(Deep State)也不斷運用旗下的大小媒體,對川普及共和黨展開輿論轟炸。

因此,我們有必要進一步認識為甚麼中共與「深層政府」要操控媒體輿論?他們想通過媒體來如何影響你我與選舉?

事實上,中共與「深層政府」想要達到至少五大媒體效應:

[接前文:中共干預美台選舉 媒體如何影響你(上) ]

四、樂隊花車效應(bandwagon effect):跟從多數大眾 進入主流隊伍

在遊行隊伍中,造型亮眼、音樂歡騰的樂隊花車,最容易吸引眾人的目光並獲得喝采;人們紛紛尾隨其後,甚至希望登上花車,享受眾人矚目與歡呼。

因此,樂隊花車效應可說是一種利用多數人們喜於「從眾」的心理效果,在媒體上頻頻強調某政黨或某候選人是當前領頭羊,受到萬眾矚目、最有希望當選,從而吸引更多人們跟隨支持,投票給該政黨或候選人——因為人們喜歡勝利的喜悅,不喜歡落敗的孤獨。

例如,在美國與台灣,都可見到媒體民調大力宣傳某政黨、某候選人持續領先,與對手差距拉開等等,其目的就是要將該政黨或候選人打造成為「樂隊花車」,吸引眾人目光,利用人們喜於從眾、不喜落敗的心理,從而鼓勵、促使人們更願意投票給媒體上的領頭羊。

如果有了「涵化」效果作為基礎,再加上「樂隊花車」的敲鑼打鼓,閱聽眾便更容易相信媒體的報導訊息,進而影響其投票的判斷選擇。

五、沉默螺旋(spiral of silence):鼓吹主流意見 令他人噤若寒蟬

沉默螺旋,1974年發韌於德國的著名理論,簡單說,就是媒體上大力鼓吹某種聲音成為「主流意見」,使得支持主流意見的人更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而與主流意見相左的人則傾向低調不語,不願公開與眾人相違;尤有甚者,害怕自己遭到眾人孤立,因此也跟著表達順從主流意見的聲音。

沉默螺旋雖然未必能改變人們的投票行為,也不能影響那些主見極強、無懼孤立的人,但至少可以強化輿論場域的主流意見、讓歧見消音減量;從而讓那些沒有主見、或主見不強的人,更容易跟隨主流意見走,甚至投票給「大家都說要投給他」的候選人。

這個現象在美國、台灣均可見。但值得注意的是,沉默螺旋可能影響到民調準確度。特別是在媒體的大肆宣傳主流意見下,若干人士(特別是中產階級以上的精英)可能更不願對民調者表達自己的真實意見,甚至故意表達支持主流意見來敷衍或誤導民調者,導致選前民調與投票結果相去甚遠的現象越來越常見。

以美國中期選舉為例,根據拉斯穆森(Rasmussen)民調公司發現,60%有意投給民主黨的選民,願意公開表達自己的投票意向;但只有49%的共和黨選民,願意公開表達己見。

這一點,與近期美國媒體大量宣傳民主黨陣營民調領先,不無關係。但民調數據是否能正確預測投票結果,有待見證。

網絡社群與自媒體蓬勃 媒體操控遇挑戰
無論是中共或美國左派媒體與「深層政府(Deep State)」,他們操控媒體新聞報導的目的,主要希望發揮上述的各項傳播效應,以期進一步影響閱聽眾的認知、態度、行為。

然而,這些傳播效應過去是植基於大眾媒體盛行的環境中,在當前社交網站與網絡自媒體高達發達的脈絡下,也漸漸受到挑戰。用學術一點的話語說,網絡帶來的「民主化」與「意見多元化」,逐步促成大眾媒體的「去權力中心化」。

例如,社交網站與自媒體蓬勃發展,衍生出難以計數的小眾社群,這些社群的內部成員往往有著高度相似的興趣、喜好與立場,言論同質性高,因此容易出現「同溫層」或「回聲室(echo chamber)」效應,強化彼此的立場、信心與安全感,從而無懼於大眾媒體的主流意見,願意堅持自己主見,甚至敢於公開表達不同於主流媒體的聲音。

所以,選前民調是否還能準確預測最終投票結果,還是越來越測不準?主流媒體與權力團體對選民投票行為的影響力是否持續減弱?這些都將是今年美國與台灣選舉後的審視重點。

不過,對於身為媒體閱聽眾的你我來說,要想避免遭到媒體操控,最重要的是對媒體報導保持理性的警覺意識。

當媒體大量報導、一味攻擊或吹捧某人時,冷靜想想:這個人是不是真的這麼不好(或這麼好)?這媒體的可信度如何?為什麼這媒體只對此人「報憂不報喜」(或報喜不報憂)?這媒體是否與此人有相左的政治立場或利害關係?其它媒體又怎麼說?社交網站上、網絡上又是怎麼討論此人?此人的支持者(或反對者)又怎麼說?此人過去的言行如何?能否在網絡上找到其他關於此人的資訊來幫助我們了解他?

只有保持冷靜的警覺意識,時時用理性去反思審視,才能成為獨立自主的閱聽人,不被外來勢力或特定權力集團控制,也才能更好地實踐民主社會賦予我們的公民責任。

責任編輯:李世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