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6日,美國舉行期中選舉,將是影響美國總統川普後半任期政令推行的關鍵之戰。川普所在的共和黨保住了參議院多數黨的優勢地位,但失去了眾議院的掌控權。
截至台灣時間11月7日,參議院共和黨拿下52席(42席不改選),篤定成為多數黨。民主黨拿下44席(23席不改選)。還有4席待定。其中密蘇里州的一個席位進入決選階段。
眾議院435席全部改選,民主黨拿下219席,篤定成為多數黨;共和黨拿下194席;還有22席待定。如無意外,民主黨眾議院黨鞭裴洛西(Nancy Pelosi)有望在2011年卸任之後,回鍋再任眾議院議長職務。
與此同時,美國50個州裡的34個州需要改選,其中共和黨拿下25席(7席不改選),民主黨拿下20席(7席不改選),還有5席待定。
裴洛西的發言人哈米爾(Drew Hammill)在推特上表示,川普總統今晚致電他,祝賀民主黨贏得眾議院。哈米爾說,川普的電話是對兩黨合作的呼籲。
友台德州參議員驚險連任
另外,備受矚目的德州選區,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以51%擊敗民主黨候選人歐洛克(Beto O’Rourke)的48%,成功連任,替共和黨保住關鍵一席。共和黨已經稱霸德州30多年,一直是無法撼動的鐵票區,這次克魯茲雖然民調始終保持領先,但歐洛克一直緊追不捨,民調僅有些微差距,被認為是民主黨有望扳倒共和黨的地區。
克魯茲的立場一直是「抗中親台」,在「川蔡通話」後,儘管美國受到中共施壓,仍在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時,與蔡見面。中共利誘台灣多個友邦斷交時,克魯茲也出聲力挺台灣,指責中共刻意孤立台灣,稱美國將永遠支持在台灣的友人與盟友。
前總統參選人成功跨州從政
曾於2012年代表共和黨競選總統,卻敗給歐巴馬的前麻薩諸塞州州長羅姆尼(Mitt Romney),這次期中選舉「突破慣例」地當選了猶他州參議員;這也是美國173年以來,又一位「跨州從政」成功的政治人物。
羅姆尼的政治經營過去一直以東岸的麻州為大本營,然而他在2012年問鼎白宮失敗後,政治影響力大減,逐漸淡出共和黨權力核心。直到今年的期中選舉,羅姆尼才再度決定轉戰猶他州,最終順利實現跨州從政。
外交部長吳釗燮7日表示,駐美代表處密切觀察,希望了解選舉結果以及對台灣可能的影響,不過到目前為止,沒有需要擔心的地方。
美國華府布魯金斯研究院訪問學者譚耀南表示,雖然不能說共和黨贏了這一次期中選舉,但川普再一次跌破眾多主流媒體的眼鏡,打了場堪稱成功的選戰。共和黨不但如預期的保住參議院多數黨的地位,還逆勢增加了幾席,川普也成為二戰後第一位支持度在五成以下、期中選舉中執政黨參議員席次卻逆向增加的總統。共和黨眾議院席次雖如往例在期中選舉減少,失去了眾院多數黨的地位,但減少的席次也遠低於預期。
州長選舉的部分,共和黨的成績也超過預期,在幾個競爭激烈的州,包括俄亥俄州、愛荷華州、喬治亞州、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的候選人紛紛以極些微的差距,贏得州長選舉。雖然州長不涉及到美國聯邦政府的執政權,但是共和黨州長選得不錯,讓川普的執政也更穩固。
學者:川普連任路更穩
譚耀南表示,這次選舉無疑是川普的信任/不信任投票。不只川普在選前自稱他的名字「形同在選票上」,出口民調也顯示川普是影響選民投票行為的主要因素。選舉結果顯示,川普在選前重點輔選的各州,共和黨都大有斬獲。可以說,川普是共和黨這次選舉結果超乎預期的主要原因,川普邁向2020年連任之路也更穩固。
譚耀南說,這一次的選舉完全沒有出現一些媒體預期的藍色浪潮(blue wave),也就是認為多數選民不滿川普,會在期中選舉給川普的共和黨一個教訓。相反的,共和黨選出了在現有的政治結構下最好的結果。和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一樣,這回民調再次失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