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復育有成!阿里山冬天可賞螢 棲地多達8處、上百隻冬螢飛舞

阿里山公路91K處有一顆1600多歲的紅檜巨木。(記者張原彰/攝影)
阿里山公路91K處有一顆1600多歲的紅檜巨木。(記者張原彰/攝影)

文/記者張原彰
阿里山冬天也可以賞螢,位於阿里山公路(台18線)海拔1800公尺、80.5K處,今年首度被發現有冬螢的蹤跡,短短不到2百公尺,冬螢數量高達上百隻,這是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的復育成果,而台18線像這樣能見到冬螢的路段高達8處。

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近年積極在阿里山公路復育螢火蟲,起先復育生存在海拔1800公尺以下的夏螢,靠著嚴禁噴灑農藥與除草劑,使得環境指標的螢火蟲能夠遍佈在台18線上的多個路段。

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科長黃秋揚表示,104年他們偶然在89.5K的雲海天堂發現兩三隻冬螢,連帶著一同復育冬螢。阿里山2000公尺以上的路段,選擇有水源與適合扶植棲地處展開復育,至今2年的時間發現冬螢的數量比往年多上許多。

海拔1800公尺、台18線80.5K(十字路)是今年初才開始復育的棲地,短短200公尺的路段,冬螢數量高達上百隻。而像這樣的棲地,共有8處,每處皆有數十公尺,螢火蟲數量從數十隻到上百隻都有。

他說,復育冬螢前得先替牠們創造食物,他們靠著型框植生的工法,利用水泥沙格框,並在框內填充木屑,讓植物較好生長,同時禁止噴灑農藥與除草劑,引來蝸牛、蛞蝓、蚯蚓當作螢火蟲幼蟲的大餐,讓螢火蟲不請自來,把此當作牠們的棲地。

黃秋揚說,阿里山每年4月到隔年的1月都有螢火蟲。夏螢生長的時間在4~6月,螢光閃爍,冬螢出沒的時間多在每年的12月至1月間,每日最佳賞冬螢時間在晚上6時至6時30分間,冬螢的螢光與夏螢不同,並不會閃爍,會亮一陣子才會變暗。

他表示,這些螢火蟲棲地幾乎都在公路邊,但因為沒有對外公開,所以賞冬螢的民眾還不多,生態可以較不少干擾。

栽植馬兜鈴與冇骨消 復育鳳蝶

不只螢火蟲,近年鳳蝶也是阿里山生態復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公路總局也說,為能吸引鳳蝶,自石棹至十字路路段栽植鳳蝶幼蟲食草植物馬兜鈴及蜜源植物冇骨消,藉以吸引成蟲於馬兜鈴繁衍,現在於公路上能見到鳳蝶飛舞林間。

公路景觀取之自然 融入鄒族文化

台18線91.1K處有一顆1600年的紅檜巨木,鄰近公路旁,因紅檜能散發出特殊香氣,使這顆巨木的樹皮常遭到遊客剝皮,黃秋揚說,為保護這顆古木,模仿阿里山遊樂區的作法,在巨木周圍圍起護欄,請鄒族用傳統的黃騰編織工法,編圍護欄讓護欄與當地文化結合。

黃秋揚說,近年阿里山公路的人工景觀採取之自然的原則,他們利用坍方的土石建造隙地,製作成天然的石桌椅、景觀造景,也用來做邊坡防護,另外,許多導覽與告示牌就是鑲嵌在坍方的土石裡,這麼做不只能讓土石回歸自然,同時能夠節省許多成本。

公路總局表示,98年莫拉克風災對阿里山公路造成嚴重災情,但近10年悉心養護下,除路容整潔景觀優美外,更注重生態復育工作,並結合在地鄒族原民文化設置分享亭及紅檜神木保護,提供遊客休憩、與體驗生態與鄒族文化,讓阿里山公路風華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