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三:業配報導充斥 媒體信譽消退
業務配合報導(簡稱業配),其實是「偽裝成新聞的廣告」,目的是要通過貌似新聞採訪的客觀格式與新聞媒體的知名度,來抬高廣告主的身價或報導對象的地位——說白了,業配報導就是「付費新聞」,是傳統新聞學上的專業大忌。
然而,受到企業大量西進大陸、媒體廣告市場持續萎縮影響,台灣媒體也相繼投入業配市場。大從政府部門的政令宣導、企業的產品與活動,小至街邊餐館與夜市小吃,都成了民眾在電視上、報紙上、網絡上看到的「新聞」。
媒體的業配營收增加了,新聞的品牌信譽卻消退了。民眾越來越難以分辨眼前的信息是新聞還是廣告,對媒體的信任也日漸流失。
問題四:資訊爆量 題材瑣碎 缺乏價值
目前台灣有十多個新聞頻道,且多數是全天候的專業新聞台,每天製播的新聞產品數量殊為可觀,甚至爆量。
然而,數量高不代表質量也高。許多媒體基於成本考量,儘量「用最少時間與成本,生產最多新聞」,從而衍生出極具台灣特色的廉價報導內容。
諸如行車記錄儀影片、網絡影片、手機影片、消費者投訴、街邊小吃漲價等等,題材看似五花八門,卻都是缺乏「重要性」或「影響性」的凡絮瑣事,不僅缺乏新聞價值,也難以帶給閱聽眾實用價值與知識價值。
問題五:查證不足 人云亦云 報導失實
台灣新聞媒體競爭激烈,紛紛搶快搶時效,但卻也帶來「出貨快速、查證不足」窘境,從而導致報導失實的現象頻繁出現。
加上政治意識形態掛帥以及中共幕後操控,許多新聞在處理手法上經常流於片面、偏頗,造成報導失實。
此外,多數台灣媒體因為成本考量,鮮少派員常駐海外採訪。國際新聞幾乎大量仰賴路透社、美聯社、彭博社及CNN的外電報導,而且幾乎「來者不拒」,鮮少予以質疑或查證,就直接轉用製播。
但也因此,幾乎台灣媒體都受制於西方媒體的報導框架與意識形態,未必都能對新聞事件做出真實報導與準確解讀。
特別是關於美國川普政府的報導,由於多數外電媒體都屬於政治左傾的「自由派」,往往對立場傳統的川普政府採取偏頗的負面報導或攻擊批評。設若台灣媒體未能察覺這一點,只能跟隨西方左派媒體口徑,廣傳不真實的報導及不準確的解讀,也將因此導致媒體與閱聽眾難以正確掌握美國社會局勢,難以正確預測未來國際趨勢。
例如,外媒通訊社晝夜不捨地批評川普,但川普的民調支持度卻反而節節升高,達到50%的水平。假如川普真的這麼「不好」,為何有越來越多民眾支持他?是否外電的資訊渠道出了偏差?
倘若台灣媒體對西方通訊社的意識形態框架缺乏警覺,便很可能繼續受到誤導,並繼而誤導聽眾。
問題六:國際報導不足 封閉社會視野
缺乏國際觀,是台灣媒體長年以來飽受詬病的弱點。可惜,於今猶存。如前所述,媒體基於降低經營成本考量,越來越不願意斥資投入國際新聞的第一手現場報導。但即便媒體的國際新聞全面仰賴外電,但國際新聞的報導數量、版面空間依然相當有限。
誠然,國際新聞由於「接近性」較低,閱聽人數或許相對較少。然而,國際新聞是拓展人民視野及社會胸懷的重要機制,規模越小的社會,往往越需要更廣泛的國際消息,才能與國際社會接軌,為人才培養更宏觀的前瞻遠見,為未來拓展更寬廣的發展空間;也才能借鑑他山之石,從而解決本地社會問題,或避免重蹈覆轍。
因此,儘管國際新聞的閱聽人數相對較少,但卻往往多數是社會的中上階層或主流精英。但台灣媒體普遍對國際報導不足,也從而導致這些主流閱聽眾揮別媒體,漸行漸遠。
台灣需要獨立、真實的新聞媒體
種種問題與缺失,導致台灣民眾越來越不相信新聞媒體。然而,危機亦是轉機。從中不難發現,台灣閱聽眾此刻期盼的媒體,是要能報導可信的、真實的新聞;要能完全獨立,不受政商勢力的利誘威逼;要能充分掌握中國社會真實動態、正確解析中共政局與兩岸局勢;並且要能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為閱聽眾提供充分的國際資訊與趨勢解析。
台灣有沒有這樣的媒體呢?或許你此刻正在閱讀的媒體,就是其中之一。(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