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在中醫的範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在中醫屬於「溼瘡」、「四彎風」、「血風瘡」的範疇,本病與溼邪相關密切,加上冬季氣候影響,會使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症狀加重。
獨創「換膚方」的功效
謝旭東醫師因師承上海派中醫外科朱士宗,所獨創「換膚方」中有蒼朮、藿香,能夠助脾胃代謝掉身體的溼邪,溼邪減少後,過敏性鼻炎自然也能夠緩解,且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容易感染細菌或是病毒導致搔癢,「換膚方」中的黃芩、苦參在現代研究具有殺菌與抑制病毒的效用,有效發揮抗過敏、抗感染的功效。
生活中的叮嚀
在此,謝旭東建議有異位性皮膚炎問題的民眾,在生活上要注意以下3事項。
1.注重保溼
每天喝足水分,每次喝1~2口,切勿一次大量喝水;沐浴乳應選擇保溼效果較好,並且每天早晚各擦一次乳液,若皮膚過於乾燥,可以選用油性成分較多的乳霜,有效保溼才能減少外用類固醇的使用量。
2.減少過敏原
異位性皮膚炎容易因環境過敏原而誘發,因此家中環境需時常打掃;空氣汙染指數較高時,外出應戴口罩;食物過敏原如帶殼類海鮮、牛奶、雞蛋等因人而異,若攝取此類食物誘發過敏,則應禁食直到病況完全穩定。
3.早期治療是關鍵
異位性皮膚炎在7歲前不只是發病高峰期,也是治療黃金時期,若能夠早期治療,到青春期有機會痊癒,倘若拖延就醫,將會一輩子為皮膚問題所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