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的企業體根據日本政府的統計約有240萬間公司,占全國企業總數中的90%。其60%的企業根據追蹤的結果有60%以上之企業是業績屬良好的,其長處即企業之構造具有「一體感」之優勢,例如:父親遺留下來的小工廠「愛麗絲大山」公司,由後繼者大山健太郎將其擴展成大企業,並稱讚「日本型經營」之好處。他強調不公開股份發行股票,以血緣者之默契,貫徹自始至終之創業理念是同族經營的最大優點。
在2016年3月29日及31日,日本經濟新聞強調日本企業之所以強勁乃源自擁有「技術力」之後繼者,構成家族經營的核心骨幹,使企業不但可以永續經營,甚至可以擴展。
一般人對日本所了解之企業經典,有三種非常特殊的作法,其一為終身僱用制;其二為年功序列,重視前後輩之關係,尊重經驗依序給償;三為勞使協調主義,三種神器,其倫理建立在從業員出身者,對經營具有強烈「命運共同體」之理念。無論在升遷或在社內相互合作之基礎上容易在想法與作法上共築「集團主義」之思維,在推動「現場主義」下人與人之間之意見表達,容易促成共同之理想,也促成了激勵士氣之動力。
不過最近受到歐美之影響,其經營之狀態有巨大的變化,社會引進所謂「 corporate governance」影響社會營運的方針,乃由2015年上路之新規「企業統治指針」以股份之持有來決定經營之方針,經營陣之報酬選任,指名之權責,於2017年3月將企業經營之「guideline」,由經濟產業省公開表明,一切企業之議決權由股東大會裁決,使長年以來日本式經營起了很大之改變。
尤其最近日本之企業紛紛將生產部分轉移至海外,為了減低生產成本把正規技術者之採用人數大量減少,在營運上已IT化代替人工,不若以往強調須大學畢業之高級幹部,反而要求有特殊能力之專業人才,使在企業中占有重要分量之正社員,被非正規之僱用者取代,影響年工序列之人事制度,企業內之組織也隨之受到崩壞的結果。至目前為止日本企業仍舊以傳統之「日本型經營」為主,但在未來將如何變化無人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