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年味兒」?新年是中國人最大的傳統節日,代表著團圓,一家人歡聚一堂,享受一年中難得的美好時光,「年味兒」其實就是新年所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溫馨、幸福的感覺,這個詞是人們內心的真實反應。那麼,為什麼中國人覺得大陸越來越沒有年味兒了呢?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共在刻意地篡改、破壞新年的習俗。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傳統古國,新年是中國人最大的傳統節日。傳統的過年從臘月初八就開始,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傳統的過年習俗包括:臘月初八(「臘八節」)喝臘八粥,並以臘八粥供奉神佛、祭拜祖先,感謝神明讓自己得到豐衣足食。以各色米果熬製的臘八粥代表著感恩和期盼來年豐收。雍和宮內至今仍有一口重數噸的古銅大鍋,為昔時皇家煮臘八粥用具。寺院多在這一天舉行浴佛會、誦經、散粥等等。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拜灶神。古人相信人間的一切事都有神靈掌管、安排和監看,不但灶台上有灶神,井有井神、門有門神、田裡還有土地神等等。這些神靈各司其責監管著人間善惡,而迎送這些神靈都在臘月二十三至除夕期間舉行。
臘月二十四或二十八大掃除。因為此時諸神上天去了,平日裡掃帚不敢動的地方(怕褻瀆無處不在的神靈),這時候都可以清掃了。
除夕這一天過新年進入重點。除舊迎新之際最重要的事情是祭神、祭祖。除了晚上闔家吃團圓飯和守歲之外,這天正午就開始在佛堂擺齊供品,燃蠟點香,俗稱起香。從此時起香火不可中斷,直到初五。此外還要置天地桌(供桌)以迎接諸神下界、貼門神、請灶神像、貼春聯等,都與中國人敬神的傳統有關,這不僅是古人對孝道的表達,也是表達對傳統道德的繼承。
正月初一老少黎明即起,整肅衣冠,點香燭、放爆竹,開大門,設齋果茶酒於庭,拜天、地、祖先。
年節期間,還有廟會、唱戲、舞龍、舞獅、武術、雜耍等等活動。慶典的氣氛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後。正月十五相傳是道教天官大帝的生辰,百姓在這一天為天官大帝慶生,祈求「天官賜福」。
這些傳統的過年習俗表現了中國古人敬畏天地神明、回溯傳統的濃厚文化氣氛。事實上這也是中華正統文化的核心所在。這種文化氛圍使得古人以謙卑的態度對待生活:比如取得了好的收成,人們相信那是因為神靈賜福給好人或祖上行善積德,而不是「戰天鬥地」的結果,所以要更加謙恭對待神靈,多行善事,因為處處都有神靈監看。傳統上民間的祭祀內容主要在於表達恭敬、感恩、反省和許願–許諾多做善事,希望得到賜福滿足所願,而不是求財、求官、求名等。
但是,自中共1949年篡權以來,它使用了一系列手段破壞過年的傳統習俗,其中包括:
篡改名字:將「正月初一」改為「春節」,似乎新年只是個普通的慶祝「春天」的節日而已。這樣一來,不但原本豐富多彩的「過大年」被簡化成「歡慶春天」,和傳統年節相聯繫的中華正統文化內涵也被割斷。
炮製春晚:近20幾年的「春晚」貫穿了對邪黨歌功頌德的黨文化,依靠庸俗取樂、毫無內涵的方式迎合觀眾,越來越被人唾棄。
鼓吹「過年黃金周」:中共官媒極力鼓吹民眾過年期間出境購物旅遊,導致中國人在本應歸鄉、回家、團圓的黃曆新年離家、遠走他鄉。
在1960年代,中共甚至曾煽動中國人抵制過中國新年。1967年1月25號《解放日報》刊登了一封「革命造反派來信」,倡議春節不回家,並評論說「春節算得了啥!我們無產階級革命造反派的最盛大的節日來到了!」同年,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
》發表了「破除舊風俗,春節不休假」的倡議書,高呼要圍繞春節,大造幾千年來舊風俗、舊習慣的反——「什麼敬神、拜年、請客、送禮、吃喝玩樂,都統統見鬼去吧
!」4天後,中共中央就所謂順應「廣大革命群眾的要求」,發布了春節不放假的通知。傳統的過年被貶低成「骯髒的舊習慣」,那期間許多家庭在政治鬥爭中支離破碎,無法團聚。即使能一起吃頓年夜飯的家庭,飯前也得召開所謂「鬥私批修」的家庭會,初一早晨還要合唱紅歌。
過去的近70年中,中共不斷的發動如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等各種運動、鬥爭,不斷的製造仇恨、製造恐怖來使人們屈服,與此同時激發了人們惡的一面。中國的傳統文化被毀之殆盡,它用血腥、暴力和謊言不斷的給中國人洗腦,把正統的、美好的、善良的歪曲成愚昧的封建迷信、反革命等,並極力用各種手段剷除,斬斷了人與神之間的聯繫,扭曲了人與人之間那種和諧美好的自然關係,摧毀了人們對神佛的信仰。
中國新年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但在當今中國,過新年背後的內涵已經被中共篡改,中國人怎麼可能感受到過年那種真正的幸福與喜慶的味道?文化是民族之魂,社會的倫理價值觀常常是通過文化具體反映出來。中華傳統文化是神傳文化。中共系統性、毀滅性地破壞傳統文化,欲顛覆人們心中的道德良知,強制給人們灌輸其邪惡的黨文化,宣揚「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破壞人與天地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使人們背離民族的傳統。要想體會到真正的年味兒,讓中華民族正統的文化重現輝煌,就只有拋棄中共,脫離其魔爪。現在全球多國聯手剿共,相信那一天不會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