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老祖宗,觀察「大火」星在夜空的升沒位置、移動的軌跡,就能準確預測季節的交替,這就像是今人學習西方人的知識,觀察四季的天空一般。
中華文化講「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生活實踐的準則。《詩經・豳風》之詩〈七月〉記述:「七月流火」,就是約三千年前豳國(今陝西咸陽市彬州市)一帶的人,在七月裡觀察夜空「大火」這顆星,來掌握季節的「暑退秋至」的訊息,同時準備迎秋,落實到身心保健和生活作息各方面的準備。
那麼「七月流火」的天象是怎麼看呢?「流火」可以對應於「大火」這顆星出現在天空位置的縮時軌跡。
「大火」不是火星
先要認識「火」這顆星,它不是今天的人認識的太陽系行星中的火星。七月流火的「火」是指中國古天象學上心宿大星心宿二,古人稱「大火」,它是一顆很大的恆星。中國古天象學將天空劃分為四象「二十八星宿」,心宿是東方蒼龍七宿之一,「大火」即西方命名的天蠍座α星,就是天蠍座心臟位置的那顆星。
「七月流火」
接著看「七月流火」的天象,「流火」形容「大火」這顆星在夜空移動的軌跡動態。
因為地球有公轉,也有自轉,先從一天中地球自轉的角度來看。在黃曆七月時節,入夜戌時以後到子夜這一段時間,可以看到「大火」從中天一路往西流過天際,這就是「七月流火」現象。如果用縮時攝影來看的話「大火」流過天際的軌跡更是明顯。
從地球的公轉來看,也會造成每天星空的細微位移,累積一年的位移,就成了一年一圈的公轉。換個說法,每天在同一時間於同一地點上觀察,星空大約往西移轉1度。處暑是黃曆七月的節氣,開始於黃曆七月中,約跨度半個月的時間。人間半個月對應於天空星位,大約往西移動了15度。
大火在仲夏時升到天中,在處暑節氣將盡時,觀察子夜星空,大火已經落到屋脊後方,這時就是「暑退秋至」的季節了。到了秋分,大火就完全沉沒於地平線。
處暑雖然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實質上還有暑氣餘熱、「秋老虎」回猛等等氣候現象,所以過了處暑就「暑退秋至」,秋天的氣候真登場了。
「七月流火」的意義
天上「七月流火」對應季節「暑退秋至」的轉換,古人更是進一步把它作為「將寒之漸」的象徵,展現了古人對大自然敏銳觀察的先知,以及洞徹先機以制變的智慧。從「七月流火」看到華夏文明古天象學的實質成就的一小點,也讓人知道「天人合一」並不是優雅的口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