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收購海外研究AI的公司及加碼投資相關研究,中共正善加利用擁有最大資料集合(dataset)的優勢:廣大的人口。中共政權在科技方面的進步不代表它將摒棄獨裁與對人民的高壓統治;相反,科技業可提供各種未經保護的數據,讓該政權每分每秒追蹤與監控人民。甚至即使將手機關機,中國政府仍有替代方案。
在當今大規模的都市化下,中共也野心勃勃的發展智慧城市。根據Deloitte網站報導,中國現在正有500個智慧城市計畫,涵蓋大小城市,而全球目前僅有約1千個試點計畫。中國目標在2020年前建立超過100個智慧城市,目前300多個城市已和主要科技公司簽訂相關發展協議。
在智慧城市的興起和各種政策導入下,中國的物聯網(IoT)產業持續迅速發展。根據中國工業及信息部的資料,截至2018年7月,中國物聯網使用者已來到4.65億。2017-18年的中國物聯網發展報告指出,中國公共網路機器對機器(M2M)連線的數量已超過1億,占全球31%。同時,物聯網產業規模在2017年來到1186.6億人民幣,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5%。報告中也預測中國物聯網產業會持續飛快增長,預計在2018年達到1.5兆人民幣。
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大城市,僅對智慧城市有些微的嘗試,因為這牽扯到數據隱私、格式相容性、數據安全、網路穩定、基礎設施穩定度、系統未來升級需求及法律框架等一系列疑慮。中國「大躍進式」的風格及集權政府,並沒有充份的時間或機會去解決智慧城市在自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疑慮或脆弱性。如果未來系統出現缺陷、漏洞,將不會是零星的單一事件,而可能是大規的爆發。
華為與中興向全球推動一條龍方案
華為和中共政權的關係及其與中共安全部門的約定,使其在數據蒐集、儲存、分析上占盡優勢,而如此的優勢當然也擴大到其他非通訊技術領域。種種因素幫助華為建構出一條龍式的智慧城市方案,這給華為很大的競爭優勢。其結果是,全世界由華為主導的智慧城市已超過160個,分布世界超過40個國家。
另一家中國科技公司中興也極力推進一條龍式的智慧城市方案。中興可以控制智慧城市中的每一環節,尤其是大數據雲端平台、網路數據中心及通訊網路的核心服務,這正是人AI進行深度分析之處。
華為企業業務總裁閻力大說:「智慧城市有如活生生的有機體,藉由神經系統運作,這樣的智慧城市神經系統包含『大腦』(控制中心)及『周圍神經』(網路與感應器),蒐集城市狀態的實時資訊,並轉化這些資訊讓『大腦』去分析、判斷、下達反饋命令,最終能實現情報行動。這是現實與數位世界的無縫結合。利用各式領先的資訊通訊科技(ICT),例如雲端計算、物聯網及人工智慧,華為致力於打造智慧城市強大的神經系統。」
上述宣示確切指出了一條龍模式的威力所在。2018年初,德國杜伊斯堡(Duisburg)開始與華為合作開發智慧城市,當時媒體報導寫道:「雙方都希望在幾年內透過新資訊通訊科技,讓杜伊斯堡成為西歐創新與數位化的模範城市。」其後的6月6日,杜伊斯堡與華為同意落實提供數據儲存與未來發展服務基礎的「萊茵雲」(Rhine Cloud)。「萊茵雲」即是「統一的智慧城市」的別稱,該雲端平台能將杜伊斯堡的城市維持及治理的各種數據存,進一個大資料庫中。
這意味著中共可以用一杯茶的時間,就享用讀取並控制一個德國城市的所有公私資訊嗎?杜伊斯堡把自己的數位大腦和神經系統賣給了共產政權嗎?
光是禁止中國通訊設備遠遠不夠
為了加強數據安全,美國政府必須看得更遠,光是禁止中國通訊設備遠遠不夠。雲端、數據中心或AI服務等智慧城市科技,如果由中國公司來提供服務,所有資料都將暴露在風險下。美國聯邦政府與地方當局得花更多心力辨識安全的替代供應商。然而,對於持續監控可能被壞人利用的關鍵裝置而言,這才是確保重要設備安全的長久之計。這可能導致有些城市的智慧發展計畫延遲,但使用更成熟的技術所帶來的益處遠比迅速投入市場來的多。如果部署中國設備後才發現這些裝置有問題,代價將更加巨大。雖然中國科技公司提供廉價又迅速的一條龍智慧城市方案,卻可能存在漏洞,而且一旦你深陷其中,就很難回頭了。
同時,穩固的道德與倫理基礎也是發展智慧城市前的必要條件。使用極權的中共用來監控人民的公司所提供的技術,那毫無疑問是道德與倫理議題。中共至少向世界18個國家輸出精密的監控系統。據自由之家2018年10月的報告,這些中國系統可以辨識出對政府的威脅,更輕易地在世界上其他36個國家壓制言論自由。
中共政權監控與城市管理技術的擴張,是大幅侵犯人權與公民權利的舉動。華為注資尚比亞,把其變成另一個監控城市或國家,就是這個趨勢的明顯範例。因此,有著相同民主價值的城市得共同努力,為智慧城市打造堅實的道德基礎,解決科技侵犯人權疑慮,並防止利用新的資通訊技術成為監控國家。(原載於《大紀元時報》英文版,記者亦凡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