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論 觀點

【國際瞭望】挑戰美國——中國的軍事戰略意圖(下)

⊙程曉農
三、中共的軍事戰略意圖何在?
上述航母建造計畫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遠景預想,離現實還非常遙遠。目前,中國的航母不但仍然處於基本訓練階段,而且設備條件方面也未具備遠洋長距離巡航的能力。據以香港為基地、面向馬來西亞的英文《亞洲時報》6月5日的報導,中共首艘自製航母「001A」滿載燃油為1萬3千噸,該航母以20節(每小時37公里)的速度巡航時,每天消耗1,100噸燃料;如果進入臨戰狀態,每天的耗油量還要再增加400噸。所謂的臨戰狀態,是指為了空中訓練或作戰而讓艦載機起飛,這時航母必須加大航速,形成足夠的甲板風,為起飛的飛機提供升力。此外,航母還要為艦載機和隨護的6至8艘飛彈驅逐艦和護衛艦補充燃油。因此,在燃料極為吃緊的情況下,整個航母戰鬥群扣除往返航程,到海上出勤4天後就必須返港補給,它比較現實的活動空間是南海海域,而不是東太平洋或印度洋。

即便中共能壓低國內開支,以傾國之力來擴大航母編隊的數量,也能如期完成艦員和飛行員訓練,其海軍的遠洋巡弋戰略仍然存在一個關鍵性盲點:這樣龐大的航母艦隊兵力,要用到哪裡去?顯然,僅僅是在南海海域活動,完全不需要這麼大規模的多個航母編隊;如果是到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活動,其戰略目標是什麼,單單用為油船護航之類的說法,當然是說不通的,因為從中東到太平洋沿線,並沒有威脅商船的南亞或中東國家的航母艦隊;唯一可以想到的是,中共準備把航母編隊的數量擴大到與美國海軍相等的規模,無非是設定了與美國航母戰鬥群對戰的中長期戰略目標,因為只有這樣一個海軍戰略目標,才需要這麼龐大的航母編隊群。

這個航母建造計畫顯然不是今年5月美中談判破裂之後才制定出來的,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執行了。既然如此,那就說明,即便是在歐巴馬時期美國對中國關係仍然由「擁抱熊貓派」主導時,中共就開始策劃將來和美國海軍的決戰;也就是說,不管美國行政當局對中共的態度如何,對美決戰是中共的長期既定方針。這樣的方針不由得讓人們想起了襲擊珍珠港之前日本聯合艦隊的對美備戰活動。美國經歷過太平洋戰爭初期的被動挨打局面,也體驗了戰勝日軍的艱難,如此的戰爭記憶,使得它對類似的挑戰企圖充滿警惕。

如果考慮到航母艦群對戰在戰術方面已經過時,而中國新建的航母編隊顯然在可能的對戰中也不具備優勢,那麼,耗資無數的航母建造計畫究竟有什麼現實意義?從歷史上我們可以再次找到啟示,那就是,海軍將領們為了爭奪軍費、擴大編制、提供升遷機會,常常需要營造敵情、設定不現實的戰略目標,日本就是這樣走向戰爭並最後敗戰的。

軍事崛起,是中國軍界的夢想,不管戰略上是否可行、是否適當。而在軍事崛起之背後,當局的稱霸企圖其實也昭然若揭。但是,當中國經濟進入下行狀態且很難恢復繁榮之時,軍事崛起最大的障礙其實是財政困難。最終,軍事崛起口號可能只是為國內的民族主義政治動員提供了燃料,同時也引來周邊相關各國的關注和警惕;但是否真能崛起,許多喜歡民族主義宣傳的人並不太關心結果和後果。(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