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論 觀點

【國際瞭望】北京打「德國牌」效用幾何?(下)

⊙周曉輝
《漢諾威匯報》則認為,梅克爾無法對中國構成實質影響的原因是德中兩國實力差距太大。

《斯圖加特報》則擔心,德國的對中國政策,今後將越來越難以在價值觀和經濟利益之間取得平衡。「在中國問題上,從這兩個極端之間找到正確道路越發困難。一方面,這是因為德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通過經濟開放來讓中國政治更自由的希望已經落空。」

《時代週報》網站則刊文指出,梅克爾在北京的聯合記者會上公開談到了香港問題,這固然值得讚揚,但是在體制競賽越發明顯、中國經濟自身近期又遇到許多困難的情況下,梅克爾本應該在公開場合以更加明確的語調批評中國,而不是在閉門會議上搞「靜默外交」。「是時候公開地、用每個人都能明白的清晰措辭去批評中國的制度了。……在中國,堅定的姿態會收穫尊重,畏手畏腳則會遭到嘲笑。因此,政治上的謹慎,只會被解讀為軟弱。」

從德國多家媒體的聲音看,德國人一方面對梅克爾政治上的謹慎,不敢公開批評中共感到不滿;另一方面又因德國國家體量中等,經濟上對中國市場的依賴而影響有限,深感無力。如此矛盾的心理,大概也是中共認為可以用大蛋糕引誘德國的原因。

不過筆者認為,中共打「德國牌」的效用還是有限的。首先中德貿易雖然持續增加,但雙邊1,681億美元的交易額顯然無法與美中貿易逆差就達5千億美元相比。美國依舊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雖然中共可以增加對德國的進口和出口,但增加仍會有限。中國市場、中國企業的生存問題仍讓中南海頭疼。

更為重要的是,在中共竊取西方高科技,強制在中國的企業技術轉讓早已為世界所知,通過補貼中企在國際市場競爭,德國企業同樣飽受其害的情況下,德國政府和企業有多少意願在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智慧製造、人工智慧、數位化和5G等領域與中國企業加強合作、進行並接受投資呢?中共有多大可能真正地開放自己的金融等市場,讓外企公平地競爭呢?

其二,德國的對中國政策要與歐盟對中國政策相配合,分化歐盟目的難達到。今年3月歐盟執委會在所做的戰略報告中寫道:針對中共在全球展現出的強勢姿態,以及由此加劇的貿易、經濟增長和安全威脅做出回應,稱中共是5G網路發展等關鍵領域的「競爭對手」,在政治上是一個全面對手,並訂立了10項計畫。

10項計畫包括加強履行人權、和平與安全及發展等共同責任;呼籲中方履行承諾,特別是關於補貼與強制技術轉讓改革;啟動共同的5G網路安全措施;加強外國直接投資審查制度等等。

這是近年來歐盟首次聯合調整了對中國政策,而身為歐盟成員國的德國自然也是贊成的。一名德國高階外交官表示,這個戰略前景清晰地反映了歐中關係面臨的更多挑戰,也為歐洲國家共同採取應對措施提供了重要動力。

包括德國在內的歐盟對中國態度的轉變,並在策略上更接近美國,絕非是中共提供些大蛋糕就可以隨意更改的。德國絕不會撇開歐盟單獨行動的。

其三,分化德美關係有限。雖然德國不滿意美國川普政府在政治上的某些所為,但歐洲國家業已明白,川普在貿易上的對北京施壓,要求中共進行結構性改革,受益的不僅僅是美國市場和企業,當然也包括歐洲的市場和企業。而且在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上,歐美有著天然的一致性,因此,在諸多關鍵問題上,德國還會選擇與美國站在一起。

此外,目前一些在中國的德國企業也開始未雨綢繆,發出了「不要把雞蛋放入一個籃子」的呼聲。2017年德國商會的民調顯示,逾一半成員不打算在中國新地點投資,近13%在中國的德國公司說,他們可能在未來兩年離開。德國企業的態度也會間接影響德國政府。

毫無疑問,北京出手拉攏德國,折射的恰恰是其對中美貿易協議能夠達成的絕望,折射的恰恰是其不願真正進行結構性改革的真實想法。這樣的中共還能折騰到什麼時候呢?(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