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徙木之信
釋義: 本為商鞅變法時的一個故事,後引申為取信於民的辦法。
出處: 《史記‧商君列傳》:「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
談一談「信」在施政上的意義。「徙木立信」又稱為「徙木之信」、「移木之信」,是源自商鞅變法的一段故事。
秦國在春秋時代,經由秦穆公的治理,曾開地千里,稱霸函谷關以西,被周襄王封為「秦伯」,以為西方諸侯之首。然而,到了戰國時代,幾代秦君都歷經動亂,導致國力衰弱、貴族驕橫,魏國也趁機出兵占有了廣大的河西之地。因為僻處西壤,中原諸侯朝會時也不邀請秦國,視同戎狄般對待。
秦獻公與秦孝公父子即位以後,都勵精圖治,以恢復秦穆公時期的霸業、收復河西之地為己任。在秦孝公時期,更公布了有名的「求賢令」,希望有人能貢獻富國強兵之策。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秦孝公任用了年輕的商鞅進行兩次變法。
在變法的初期,商鞅為了讓人民相信新法,就把一根三丈高的木頭豎立在南門前,然後公告:如果有人能把木頭搬到北門,就賞十金。百姓開始只覺奇怪,並沒有人敢嘗試。於是,商鞅又下令把獎賞加至五十金,後來真有人把木頭搬到北門,商鞅也履行諾言,把五十金賞給此人。這件事很快就傳遍整個秦國。老百姓知道商鞅說到做到,便不敢懷疑他頒布的新法了。
秦國雖然在商鞅的治理下,快速地富強起來,成功收復河西之地,也重新獲得了「伯」的封號,並大會諸侯於逢澤。然而,商鞅的新法畢竟太過嚴苛,不僅實施連坐法,鼓勵百姓相互舉發,並禁止糧食買賣,逼迫百姓一定從事農耕,為了建立威信也屢次對貴族動刑,在戰場上更欺騙了魏國將領等。因此,秦孝公過世後,當秦惠王想殺商鞅時,也沒有國家願意收留他。
其實信是為政的根本而不是手段,很多時候政令難以推行,確實來自於人民對施政者的不信任,然而,若只是想用手段與策略,就想要取信於民,也只能收一時之效而已。這是到今天,都值得所有為政之人深思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