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笑談風雲》 【秦皇漢武】第一章 受命於天②

秦始皇。(維基百科)
秦始皇。(維基百科)

文/章天亮
秦始皇年幼時,在趙國度過了8年的人質生涯。西元前251年,秦昭襄王駕崩,秦始皇(嬴政)才回到秦國。回國後,他13歲登基,22歲親政,之後用了17年的時間,在他39歲時,削平六國,統一天下。

◎天下大定

秦始皇統一天下,速度非常之快,幾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天下。

統一之後,秦始皇在回憶自己幼年的人質生涯時,講了這樣一番話。他說:「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

也就是說,我當時以一個非常渺小、低微的這樣一個身分,帶兵征服天下。仗著祖宗的保祐,終於統一了天下。為了表達這樣的一種成功、為了紀念這樣一個輝煌的勝利,如果我不改自己的名號的話,就好像對不起這樣一個豐功偉績。於是,他讓底下的人給他議帝號。

戰國時期,各國的國君都稱為國王。秦始皇在那個時候也稱為秦王。如今六國已統一,秦王認為如果他繼續稱王的話,不足以去準確的描述他的地位。所以說他讓底下的人給他議帝號,就是要稱帝。

其實秦始皇這個行為有他的道理。為什麼呢?因為國家這個概念主要包含三層意思。

一個國家之所以被視作一個國家,有三個要素:一是領土,也就是有自己管理的一個疆域範圍;二是有自己的主權;三是有自己要管理的老百姓。也就是說,領土、主權、人民構成了國家的三要素。

當這個國家或者天下處於分裂的時候,為了表明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區別,每一個領地就稱為一個國家。

 

丞相 / 王綰。(維基百科)丞相 / 王綰。(維基百科)

 

可是現在秦王嬴政一統天下,也就是說並不需要一個領土的概念去區分這個國家了,因為普天之下的領土,已經都被秦始皇控制了。既然沒有國家的話,也就沒有了國王的概念,於是秦始皇就決定把自己的名號改為帝。

 

御史大夫 / 馮劫。(維基百科)御史大夫 / 馮劫。(維基百科)

 

當時有三個人去討論,應該給秦始皇上一個什麼樣的尊號。一是丞相王綰,這個人相當於政府總理;另一個是御史大夫馮劫,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相當於副總理級的監察部部長;還有一個人是廷尉李斯,廷尉相當於司法部部長。

 

廷尉 / 李斯。(維基百科)廷尉 / 李斯。(維基百科)

 

這三人商量後,決定給秦始皇上一個尊號,叫做「秦皇」。他們認為,古代的所有名號中,以「秦皇」最為尊貴。秦始皇聽後說,去掉「秦」留下「皇」字,採古代「三皇五帝」這樣一個稱號。「三皇」指的是伏羲、神農、女媧,(當然還有一些不同的說法);「五帝」指的是軒轅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採用「三皇五帝」這樣一個名號,去掉「三」和「五」,把「皇」和「帝」合在一起,稱為「皇帝」。這樣,秦始皇就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所以也叫「始皇帝」。

稱帝之後,秦始皇還做了一件事情,叫「廢諡法」。

過去一個國君或一個貴族死去之後,通常要根據他一生的行為,為其做一個總結。假如說一個國君,經天緯地、慈惠愛民,他的諡號中可能就有一個「文」字。例如漢文帝,「文」字就是他的諡號。假如一個國君武功強大、克定禍亂,可能他的諡號中就有一個「武」字。例如漢武帝的「武」字就是他的諡號。

秦始皇認為諡號是子議其父、臣議其君,也就是說大臣們在討論應該怎麼稱呼國君,總結國君的行為。秦始皇不喜歡讓兒子去總結父親的行為,也不喜歡讓後人對他的行為做一個議論,所以秦始皇決定廢諡法。

過去皇帝的名號是靠諡號來區分的,比如周文王、周武王,靠中間這個諡號來區分皇帝,好排列他在宗廟中的位置。如果要是沒有諡號,怎麼區分皇帝呢?

秦始皇說,「咱們就記數吧!我是始皇帝,我是第一個,我兒子叫二世,孫子叫三世,一直往下傳,千世萬世。」這是他當時的想法。

 

八卦圖。(維基百科)八卦圖。(維基百科)

 

秦始皇議帝號之後,還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推「五德終始」。這件事情很重要,可能很多人都不太重視。

戰國有諸子百家,如:儒家、道家、兵家、名家、法家等等。當時有一個學說叫做陰陽家。陰陽家的代表人物叫鄒衍。鄒衍提出了一套關於王朝更替的「五德終始」理論(這裡的「五德」指的是五行中「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五種德性),而這個更替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有關。

秦始皇根據鄒衍的「五德終始」來推斷,認為秦國得的是五行中的水,主水運。水和火,一個是主陽,一個是主陰。秦始皇認為秦國屬水,是主陰。既然主陰,它的法令就非常嚴厲。秦朝法令之所以非常嚴厲,是為了符合「五德終始」中這個水的要求,叫「水之德」。

水在八卦中的卦數是六。按照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來推算,水是第六卦「坎卦」,卦數是六。所以,秦代所有的規定中,凡是需要計數的地方都跟6有關係。

比如說: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當時分天下為36郡。戴的帽子,也就是這個冠有多高?冠高6寸。一步有多長?古時指的一步是現在的兩步,就是邁兩次腿。一步6尺。馬車要有多少匹馬來拉?要6匹馬來拉。

後來秦始皇統一了車輪之間的軸距,就是兩車輪之間的距離。距離多寬呢?也是6尺。統一天下後,因為覺得不用打仗了,秦始皇令人把天下的武器都蒐集起來,熔化掉。熔化之後,鑄了十二個銅人,每個銅人重12萬斤。12是6的倍數,還是跟6有關係。

秦始皇出行,每到一個地方,封山刻石,記錄皇帝的功業。刻的字數,也都是6的倍數。

由此可見,秦始皇推「五德終始」,傳達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訊息,那就是「受命於天」,「我為什麼要做皇帝?因為按照五行來講的話,該主水德了,也就是該我做皇帝了。」(待續)

編注:本文根據章天亮博士的大型講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之《秦皇漢武》影片版整理而成。

https://xtfy.ntdtv.com/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電視台製作的影片版中國通史,目前出版了《東周列國》、《秦皇漢武》、《隋唐盛世》、《兩宋繁華》、《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