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護與鑽研傳統技藝,曾在高職任職的鄭美淑為藍染種了2、3公頃藍染植物,為了呵護臺灣的土地,田裡種植完全不用除草劑。
「1936年左右因為大量使用化學染料,染色植物的經濟價值變低,染料農業跟著式微。」出了3本染料植物相關書籍的鄭美淑,細數臺灣染草歷史。
她說,16、17世紀能夠掌握藍染料的國家就能成為經濟強國,所以臺灣在當時成為各國爭相奪取的殖民地。」
鄭美淑說,「藍染植物如馬藍,本身就是一種殺蟲抗菌的藥用植物,因此當年移民臺灣的客家人需要在深山工作時,客家藍衫就發揮了原本防蚊蟲瘴氣的功效,然而,因製作耗時費工,加上科技進步後多用化學染料,藍染這塊傳統技藝面臨消失的危機。」
藍染製作四工序:種藍、採藍、打藍、建藍
整套藍染製作的工作量十分繁複,主要分為種藍、採藍、打藍、建藍四道程序。
種藍:顧名思義就是種植藍草植物,藍草植物在臺灣南部是以木藍為主,北部則是馬藍。
採藍:就是採集藍草,大約在種植後第二年即可採收。再來是製作藍染,要先溶出藍草中的色素,可將藍染植物的葉片浸泡在水中,浸泡的時間依季節與溫度變化而有所不同,這個方法叫作「沉澱法」,是一項承傳已久的古老技術。
打藍:緊接著就是打藍,藍靛色素溶出後,將葉片撈出,收集色素液體在打藍池中,加入適量的石灰乳並快速攪拌打入空氣,使打藍池產生泡沫。打藍時間則視泡沫情形而定,若泡沫下降減少呈現細小狀時,即可停止打藍,靜置打藍池。以往都是依靠幾十個人力輪流打藍,相當耗時費力,現在隨著科技革新而有機器來取代人力。
建藍:在一到二天沉澱後,即可將漂浮在藍池上層的廢液排出,並用布袋過濾,收集留在池底中的藍泥。但是藍泥本身並不溶於水,無法直接染色,還需要將其還原成染液才具有染著性,也就是建藍。
這時要使用pH12以上的鹼性水加到染缸中,再放入藍泥與可幫助發酵的麥芽糖或米酒,攪拌加速酵母菌發酵,再適時加入營養劑補充酵母能量,染液還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更要留意環境變化等因素。
最後就會變成可進行染色的藍靛,才將布料或是其他被染物放入缸中染色,剛開始染的布料會呈現綠色,一旦接觸空氣立即氧化變成藍青色,此時的色澤變化就是藍染最特別之處。
傳統藍染 變成時尚作品
曾經在2019年國際研討會上的藍靛色素品質項目,獲得最高分的鄭美淑,為了不讓植物染褪色,她堅持每一塊布要染30次以上,讓顏色完全吃進布裡,經過這樣反覆藍染後的布料才能耐穿、耐磨又耐洗,穿上10年也不會褪色。
鄭美淑的藍染作品不僅品質好,更加上師大美術系畢業的兒子卓子絡擔任設計總監,把藍染布料變成時尚感的作品,創作出的衣褲、鞋子、圍巾、扇子、手提包等,都能讓年輕人喜愛。通曉英、日文的卓子絡還將藍染作品帶到海內外參展、比賽,在臺灣兩座機場以及其他縣市文創區也有展位,而在苗栗經營結合藍染DIY的卓也小屋,場內則種植數百種藍染植物,住宿的遊客還能藉此體驗藍染的傳統製法。
鄭美淑基於復興臺灣傳統藍染事業,保存臺灣藍染的農業、工藝、歷史、文化,常到海外參展,希望增加臺灣的能見度,期待讓國內外消費者知道藍染衣物的得來不易,才不會因「快時尚」、低成本,讓消費者不懂得愛物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