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一毛不拔」流傳千年後的曲解

真正懂得愛惜自己生命的人,他會付出身心的安寧、和樂作代價去追求虛無的名、利、權、貴嗎?當然也是不會的。(123RF)
真正懂得愛惜自己生命的人,他會付出身心的安寧、和樂作代價去追求虛無的名、利、權、貴嗎?當然也是不會的。(123RF)

文/允嘉徽
常聽到人們戲稱小氣吝嗇的人為「鐵公雞」、「一毛不拔」。追溯這話的語源出處,可以回溯到那個思想奔放、學說競放的戰國時代。

東周戰國時代,思想家、政治家們各自展現卓偉的治世主張、宏肆的思想和綺詭的辯術,打開了「九流十家」的盛世,楊朱(楊子)也是其中之一。

楊朱的思想學說是道家支流,在戰國時代非常盛行,孟子就這麼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下》)。

楊朱的思想倡導貴己、為我的生命觀,主要重點在警醒人,人生苦短千萬珍惜生命,以極有限的人生追求虛無不實的名、利、情,只會戕害自我的身心,失去生命之樂。

當時,楊朱思想學說的背景是在與墨子的「兼愛」相抗衡,孟子說「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然而,孟子也不同意楊朱的思想立論,引了他的話加以轉述說:「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孟子這番話,造出了今人熟悉的「一毛不拔」的語境,語源是來自於楊朱,現代人多以為它是極為吝嗇甚至自私的思想。

楊朱說過「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他的主張不似今人所認識的「一毛不拔」鐵公雞的情境。《列子》一書中有《楊朱》篇,收錄的內容,可以讓我們來反芻一番。

讓我們還原當時的情境……

話說,戰國時代有一天,墨子的弟子禽滑厘(音同「古離」)遇到楊朱,棋逢對手,禽子有心要考驗楊朱的學說,彼此展開了一場精采的攻防。

禽子問了楊朱一個假設問題:「拔你身上一根毛,來救世界,你會作嗎?」(「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

禽子會這般設問:「輕而易舉」就能利他你幹不幹?是因為墨家主張「兼愛」和楊朱的「貴己」大相逕庭,或可說相對立,所以他故意設計一個讓對手陷入矛盾的情境。

楊朱當然早也明白他的居心,回他道:世界不是拔一毛就能救濟得了的(「世固非一毛之所濟」)。

禽子不死心,又用假設情境來考驗他:「假如可以救濟得了,你會拔嗎?」(「假濟,為之乎?」)楊子就不想繼續無謂的爭論了。楊朱的態度反應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站在虛無的假設下去求解,一點意義都沒有!

那麼在戰國時代,九流十家各有擅長,楊朱的學說為何又能突出呢?僅僅只是自私自利而反對「兼愛」嗎?其實不管是楊朱、墨子或孟子,他們各自的主張都是為了治天下而發的。來看一下楊朱說的這句話的全貌:

「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試用白話來說:古代人,拔一毛以利天下也不給;反之,即便能得到全天下而把自己生命賠上也不幹。人人都能愛惜自己的生命,不傷一根毫毛,人人都不為利而傷害生命,天下就治好了。

所以說,楊朱的主張是愛惜生命的,不但愛惜己身的生命,也愛惜世界人類的生命!把整句話看透才不誤解楊朱主張貴己的原意,也是在為亂世中如何讓天下不亂、讓人人身心安頓求解。

楊朱要人學學古人的智慧,看得遠一點,看得透一點:珍重愛惜自己,即使給「全天下」也不換,堅定愛己不受誘惑!看他主張的「貴己」之道:利益不上身、毀譽不上身的修養境界說得很高的。

若一個常人珍惜自己的身體髮膚,連一根毛髮都小心呵護,他會傷害自己的肌膚、筋骨或生命嗎?他會胡作非為惹刑罰上身來傷害自己嗎?當然是不會的。

那麼,真正懂得愛惜自己生命的人,他會付出身心的安寧、和樂作代價去追求虛無的名、利、權、貴嗎?當然也是不會的。

這樣一來,「人人不利天下」也就是人人都愛惜自己,就不會為求名而危害實質、假公濟私占有非分的利益,也就不會去傷害別人鑄下罪過,天下就不亂了。換句話說,每個人的小世界都安頓了,「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天下這個大世界也就安治了。

「身非我有」、「物非我有」這是楊朱洞察生命的省悟。人雖然來世走一遭,然而生為賢愚、貴賤卻不是自己能作主的;何時來、何時去,也不是自己能夠安排的,所以更要愛惜生命,不追逐身外之物,也不要妄想擁有身外之物,卻付出慘重的代價。若從生命的高層次來看,世人不追逐、不妄想,不就少造業了嗎!少造業就少損德,擁有生命福分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