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跟隨華盛頓將軍打獨立戰爭的這些士兵,多數是沒有受過任何軍事訓練的民兵。他們曾經是農夫、磨坊主、鐵匠、鞋匠、教師等等,追隨著擺脫英王暴政、獨立建國的這一偉大宗旨,他們帶著自家打獵用的獵槍,加入了華盛頓將軍的麾下。這樣一支臨時集結的軍隊,沒有統一的軍裝,沒有軍餉,同時也缺乏戰鬥技能。
英國大軍壓境
1776年6月,曼哈頓華爾街頭,大陸軍的士兵們在炎炎烈日下操練。看得見不遠處的海面上,英國軍隊的船隻絡繹不絕,陸續靠港。大軍壓境,四面圍城。當時,大英帝國的君主喬治三世,被北美殖民地的人民激怒了。他派出了近5萬英軍,在出身高貴的豪將軍(Wilhelm von Knyphausen)的帶領下,來收拾北美殖民地的這群反賊來了。而華盛頓將軍帶領的這群完全沒有經過軍事訓練的民兵,直到打完這場獨立戰爭,也從來沒有超過5萬人馬。
5萬人的軍隊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當時北美大陸最繁華的城市是費城,這個城市的市民大約3萬人。所以你想想,眼睜睜地看著5萬人,尤其是裝備精良、浩然有序的5萬英軍在海岸線登陸,配戴著刺刀的來福長槍一望無際,是怎樣一種驚心動魄的景象?怎樣的一種巨大的恐懼?尤其是英國皇家海軍,那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大的一支軍隊。而海岸線漫長的北美殖民地,直到打完這場戰爭,獨立建國了,都還沒有建立一支海軍。你就設身處地想想吧!那是怎樣的一種巨大懸殊?
紐約是天然的深水港,船隻在沿海處都可以靠岸。由於沒有海軍在海上的抵禦,華盛頓將軍不得不在英軍所有可能會登陸的地方──長島、布魯克林高地和曼哈頓,都布上部隊。這樣,很快就將軍隊分散了。而英國海軍登陸的確是四面八方,絡繹不絕,以至於當時曼哈頓街頭有人驚恐叫道:天哪!是不是全倫敦的人都乘船來打我們了?
從東河撤退
在接下來的8月,英軍和美軍正面交鋒的長島戰役,以美軍的慘重敗退而告終。若非一場從天而降的大雨,美軍的傷亡會更加慘烈。當時華盛頓將軍帶領的部隊在布魯克林高地。他擔心的最糟糕的情況,也是豪將軍最可能做的:四面八方的英軍合圍起來,形成一個包圍圈,將美國軍一網打盡,就地殲滅。
筆者近日讀過一本書,是一位美國獨立戰爭親歷者班傑明.塔爾梅奇(Benjamin Tallmadge)的回憶錄。前兩年AMC曾經製作過一部播出時間歷時4年的大劇《逆轉奇兵:華盛頓的間諜》(Turn: Washington's spies),這部劇也是我極喜歡的。在那部劇裡,我重溫了獨立戰爭與華盛頓將軍所度過的那段崢嶸歲月。大劇的主角是誰呢?就是這位英俊有為的陸軍少校,班傑明.塔爾梅奇。他出生於紐約長島一個寧靜的海邊小村,父親是當地教堂的牧師。班傑明畢業於耶魯大學法學院,22歲時加入大陸軍。
在班傑明.塔爾梅奇的回憶錄裡,完整地記錄了發生在1776年8月29日夜晚,發生在東河上的撤退。
夜幕降臨,晚上10點鐘,華盛頓發出命令,大陸軍出發。撤離布魯克林高地,渡過東河,退到河對岸的紐約市。東河河面寬度為1.6公里。艦隊運輸著士兵、馬匹、槍枝彈藥,軍紀渙散的士兵們此時靜默無聲登船渡河,出奇地安靜和服從命令,連咳嗽聲都沒有。
有9,500名士兵需要撤離,這得等到木船再次返回載人。往返之下,天漸漸就亮了。而留在河岸邊還有大隊的人馬輜重,其中包括22歲的班傑明。這意味著,天光之下,河邊的大陸軍就會赫然暴露在英軍的視野範圍之內,置身於槍砲射程以內。
神應許的白霧
太陽升起,同時東河的河面上飄來一陣濃霧,白色的大霧迅即將河面遮蓋得非常嚴密。
班傑明形容說,白霧如此稠厚,以至於1.8公尺之外,他什麼都看不見。東河上的船隻憑著經驗繼續往返航行,載走剩下的人馬。白霧籠罩之下,過河了的班傑明玩心甚重,他擔心起自己最心愛的馬,就揪集了幾個豬隊友,返回去找那匹戰馬。
班傑明返航時,這支上萬人的部隊已經撤離完了。而他再次看見了整夜在河邊指揮撤退行動的華盛頓將軍和他的馬,登上了最後一支不再返航的渡船離開。
據美國建國史料記載,在大陸軍所有的撤退中,無論身處怎樣危險的境地,華盛頓將軍永遠是最後離開的那個人。而在戰場上,在互相開火的戰場第一線,身騎白馬的華盛頓將軍,總是矗立在最前線。班傑明在回憶錄裡寫道:他親身經歷的這場白霧籠罩的奇蹟,是華盛頓將軍從神那裡得到一個承諾。是神給了這支勢單力薄的軍隊,一個無言的承諾。
華盛頓將軍在1776年8月31日寫給國會的報告中說:策劃完成這次撤退行動,他48個小時不曾合眼。9,500名大陸軍士兵,全部安全撤退。
那場從天而降的大霧,挽救大陸軍於滅頂之災中。一如華盛頓將軍本人所言──這是上天賜予的神蹟。
這場神祕的,從天而降的大霧,象徵著華盛頓將軍領導美國人民擺脫暴政的這場獨立戰爭,是正義之師行正義之舉。
而天意,也就是《獨立宣言》的作者湯馬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在宣言裡開篇即提到的Creator──創世主,神的意旨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