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IMF)上週發布預測,下修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至-4%,不過他們認為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將成長1.2%。對此,學者認為,「IMF的預測估相反了」,疫情控制不好的國家是中國,台灣沒有停課跟大量停工,消費信心受影響幅度有限,「即使下修,台灣今年也不可能是負成長」。
「-4%應該是在中國,台灣不太可能負成長。」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表示,雖然台灣的出口受到影響,但相對於其他國家,台灣人還是有信心出來消費,民眾對於政府還是有信心,「所以我覺得IMF是估反了」。
蔡明芳表示,經濟脫離不了現實,台灣的航空業跟旅遊業確實面對衝擊,但這種情況每個國家都有,對台灣的影響並沒有比較大,而台灣的學校現在都還可以上課,這代表學生可以出來消費,工廠也沒有大規模停工,工人可以繼續提供生產,即使面對歐美需求減弱,但這也是美國、中國與台灣都要面對的事情,「台灣的GDP成長即使下修,也不太可能是負的」。
另外,中國首季GDP成長年減6.8%,是史上首度負成長。蔡明芳表示,現在進入第二季,即使中共宣稱疫情控制住,但不會馬上刺激民眾的消費,至少得等一個月的時間,民眾確定疫情真正趨緩後才可能出來消費。另外,中國的失業不會馬上恢復,民眾的購買力下降,因此經濟成長的表現力道可能不佳,「中國的經濟表現會不會比前面更差,這還要看後面有沒有出現其他不好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