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駕崩之時,長子扶蘇並不在都城咸陽。
西元前212年,秦始皇坑術士時,扶蘇曾經勸說秦始皇,不要對讀書人太過嚴厲,因為這些人讀的都是孔子之書,有一套濟世安民的才能,將來國家還是會用到他們。
秦始皇聽了之後,心中不悅,將扶蘇派去北方戰場做監軍。當時,大將蒙恬正率領三十萬大軍在北方攻打匈奴。
秦軍當時有兩個主力部隊,一是屠睢和趙佗帶領的50萬軍隊,在南方打百越;另一個是蒙恬率領的30萬人,在北方與匈奴作戰。扶蘇被派到北方上郡,也就是現在的陝西延安縣,做蒙恬的監軍,負責處理軍務工作。
秦始皇在沙丘(現在的河北邢台)身患重病,自知大限將至,希望扶蘇回到咸陽來主持喪事,也就是讓扶蘇繼位的意思。
從秦始皇的遺詔中可以看出,秦始皇這個時候準備把其過去十二年統一天下之後所採取的那一套法家的做法,調整為儒家的做法。因為扶蘇與儒家關係密切,他也主張「與民休息」、「仁政治國」。扶蘇繼位的話,是秦國在政治上轉型的良好的機會。
我認為秦始皇的遺詔,有點像漢武帝的輪台詔書,就是已經準備在國家政治上進行調整。遺憾的是,這個詔書沒有發出去,秦始皇就已經駕崩。
秦始皇駕崩之後,負責頒發詔書的是中車府令趙高。趙高是一個宦官,長相清秀。
中車府令負責在皇帝出行時給皇帝駕車,當然這要有一些技術,首先駕車的技術要好,再一個要身手敏捷、應對從容。皇帝跟你說什麼話,馬上能反應過來,很聰明,而趙高就具備這樣的特點。
秦始皇信任趙高,不僅把他的第十八個孩子胡亥交給趙高來進行教導,還讓趙高「行符璽事」。所謂「行符璽事」,就是讓趙高掌管兵符和玉璽。持兵符者,掌握著調兵的軍事大權,而持玉璽者則是掌管皇帝發布詔命的行政大權。
秦代與漢代,都十分重視這個符。如果要做一件事情,例如:皇帝寫了一個詔書,必須要加璽,不蓋大印的話,詔書是無效的。而趙高就掌管著皇帝的大印。換句話說,如果趙高自己寫了什麼,蓋上大印的話,那幾乎跟皇帝的詔書效力是一樣。當然,秦始皇在時,趙高不敢這麼幹。秦始皇死了之後,趙高馬上就開始動歪主意了 。
司馬遷在《史記》中沒有給趙高單獨作傳。我們知道《史記》裡面有七十篇列傳。司馬遷認為,能夠入列傳的人都必須得有一定的才能、有一定的道德水準,才可以給他作傳。
趙高這個人非常邪惡,所以說司馬遷沒有給他作傳。趙高的整個事蹟附在李斯的傳記裡面。李斯列傳後面就講趙高在接到秦始皇臨死前的詔書之後,就開始思考自己的前途。為什麼呢?因為趙高以前和蒙恬的弟弟蒙毅有仇。
這個事情我們簡單地講一下。秦始皇想讓長子扶蘇來繼位。扶蘇搞的是儒家的這一套東西,而趙高喜歡的是法家的東西,所以說趙高跟未來的國君在政治理念上不合。這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他跟未來的太子的私人關係不好。趙高曾經犯過罪,被交給蒙毅來審訊、判決。蒙毅給趙高判了死刑。判決書交給秦始皇時,秦始皇赦免了趙高,而且繼續讓趙高做中車府令。
趙高痛恨蒙毅,當然也就痛恨他的哥哥蒙恬以及蒙恬的監軍扶蘇。
出於跟扶蘇的政治理念不合、私人關係不好的原因,趙高不希望扶蘇繼位,他想把胡亥扶立為皇帝。他跟胡亥說:「皇帝的玉璽現在就在我這裡,你想不想做皇帝?」胡亥當時二十歲,其實並不想做皇帝。
古人講,二十而冠,也就是二十歲的時候行成人禮。胡亥那個時候,也就是剛剛成年。他屬於喜歡玩樂的那種人,不想管理天下,於是就拒絕了趙高的要求。
胡亥提出了三個理由:一是不義;二是不孝;三是不能。所謂不義,就是說我不能以一個弟弟的身分,去篡哥哥的位置,這叫不義;父親讓我哥哥來做皇帝,我不聽父親的命令,這叫不孝;再說我哥哥的能力很強,而我的能力很弱。你讓我做皇帝 ,我擔不起國家的重任,那就叫不能。所以說,我不想做皇帝。
根據《史記》的記載,趙高聽了胡亥提出的三個理由後說了一番話。趙高說,古代成湯伐桀、武王伐紂,不也是大臣殺了國君嗎?你殺你哥哥也沒什麼了不起的。這話其實沒有什麼說服力,因為扶蘇並不是桀、紂那樣的暴君,胡亥也不具備有湯武那樣的道德感召力。但是對於胡亥來說,能繼承帝位,畢竟是一場天大的榮華富貴,因此他就接受了趙高的建議。(待續)
編注:本文根據章天亮博士的大型講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之《秦皇漢武》影片版整理而成。
https://xtfy.ntdtv.com/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電視台製作的影片版中國通史,目前出版了《東周列國》、《秦皇漢武》、《隋唐盛世》、《兩宋繁華》、《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