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際

研究:外企供應鏈撤中成趨勢 長遠看對企業有利

【記者賴意晴/編譯】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最新研究指出,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導致全球80%的產業面臨供應斷鏈,而外國公司欲將製造業務撤出中國顯然「已成趨勢」,儘管未來5年內恐面臨1兆美元(約新臺幣29.3兆元)的損失,但報告指出 「長遠來看可能對企業有利」。

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週二(8月18日)報導,根據美國銀行對全球分析師的調查,早在疫情大爆發前,企業在供應鏈的布局上,就開始從全球化轉向在地化,因為貿易爭端、國安疑慮、氣候變遷、自動化技術興起等因素,早已威脅到現代化工廠的供應網路。

但美銀美林全球研究部負責人布朗尼(Candace Browning)及其領導的團隊,在最新研究指出,疫情正反轉美國及歐洲製造業流向中國的趨勢。該報告指出,疫情導致全球80%的產業面臨供應斷鏈,迫使超過75%的企業擴大現有的回流計畫。

美銀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有大約3分之2(67%)的受訪者認為,供應鏈在地化或回流將是疫情後最重大的結構性轉變。

外企加速回流之際 多項產業從中獲益

美國銀行預測,未來5年內,所有非面向中國消費者的出口製造業,欲遷出中國的成本會達到1兆美元。分析師指出,股東權益報酬率很可能因此減少70個基點,自由現金流利潤率下滑110個基點;分析師也表示,雖然撤出中國的影響將會很可觀,但並沒有到無法執行的程度。

研究團隊估計,為抵消大規模「回流」帶來的高營運成本,決策者及企業管理層可能會採取積極行動應對。報告指出:「預計政府將透過稅收減免、低成本貸款及其他補貼協助,最近美國、日本、歐盟、印度、臺灣還有一些國家,都宣布了類似措施。」

從產業層面來看,美銀研究團隊認為,建築工程、機械、工廠自動化、機器人技術、電子設備製造、應用軟體等產業的股票,都將從此一加速趨勢中獲益。與此同時,北美、歐洲和南亞的銀行,也能從趨勢帶動的經濟活動中受益。